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
上海试设“第三卫生间”
全国百岁老人近6万人
河南成百岁老人增长最快省份
大漠绿洲胡杨美
澳门回归祖国
民族精神再铸太行丰碑
河南今年抓获13名境外逃犯
伊朗核谈愿让步
西方冷对不领情
故宫开卖年票
300元参观10次
一华人男子在南非遇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民族精神再铸太行丰碑
——探访“新乡现象”(下)

多年以来,新乡的先进典型群体不仅人数多、影响大、活力强,而且还呈现出老典型长盛不衰、新典型层出不穷的繁荣景象。先进典型群星灿烂,究竟有什么样供其生长的“良田沃土”?

太行精神代代相传

太行儿女拼搏奋斗

巍巍太行,华夏脊梁,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无尽内涵。千百年来,太行儿女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开拓耕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太行儿女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百折不挠、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代代相传。

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太行精神,没有太行儿女的奋斗和拼搏,便不会有“新乡现象”。

200多万立方米的土石方不是史来贺一个人就可以搬走的,几千亩良田也不是吴金印一个人就能开拓出来的。刘庄、唐庄、回龙、京华的成绩……都是领导带头,和群众一起创造的。

吴金印常说,先进典型是红花,人民群众是绿叶,人民群众最有智慧、最有力量、最有办法,取得成绩的法宝就是依靠群众。

张荣锁说:“回龙村近年来的巨大变化,靠的是全村群众和共产党员齐心协力共同创业,而人民群众把功劳记在我的账上,我不仅受之有愧,更为他们的信任而感动。”

比、学、赶、帮

先进典型砥砺前行

退下来后依旧发挥余热帮助山区改变面貌的郑永和,“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村支部书记的榜样”史来贺,“十大女杰”刘志华,一个个老先进,经过岁月的磨砺,不仅没有中途落伍,而且历久弥新。

近年来,新乡又涌现出了一批新典型:“太行赤子”张荣锁,“全国道德模范”裴春亮、范海涛等。

老先进与时俱进,新先进生机勃发,新乡的先进群体呈现出万马奔腾、百舸争流的局面。

几十年前,许福卿就曾步行去几十里外的刘庄参观学习。在他看来,自己取得的成绩,全得益于老先进史来贺的感染和教诲。

裴春亮也给记者讲了个故事。在一次会议间隙,他去找吴金印打招呼。只见吴金印站在窗边发呆,凝望着外面的雨,自言自语:(雨)下透了,下透了,可以种麦了!不经意中,老前辈一心为民的情怀跃然纸上,裴春亮感动得几乎落泪。

到如今,吴金印也会抽空去裴春亮所在的裴寨社区看看。他说:“年轻人比我们思想活,我们得向他们多学习、取经,也要结合实际,发挥优势,想办法比他们干得更好。”

组织管理综合施策

关爱帮扶激励培养

“全国道德模范”范海涛说,自己的成长历程,始终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帮助。吴金印说,唐庄能取得今天的一点成绩,离不开上级党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多年来,对待先进,新乡市委、市政府给荣誉、给舞台、给项目帮扶、政策倾斜。30多年中,一代又一代先进典型脱颖而出,被推选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样的措施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形成了争先进,出先进的社会氛围。

长期跟踪研究新乡先进群体现象的新乡市委党校教授张敬民说,一个地区没有一大批先进模范作支撑,是缺少希望的;先进模范群体不形成合理结构,是缺乏活力的;有了大批模范,党和政府不去支持和关爱,先进模范是不能长盛不衰的。

这些年,新乡形成了教育、培养、提升先进典型的工作机制。实施了目标引导、规范约束、监督指导、考核奖惩等措施,建立了动态管理、民主评议等制度。定期召开先进典型论坛、座谈会,每年分层次对先进典型进行培训,交流工作经验。定期组织先进典型外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激发干劲,确保先进群体健康成长。

新华社郑州10月2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