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专题 上一版3
“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
剪纸培训让群众体验了自己动手的无穷乐趣。
“百支队伍、千名骨干”,让群众成为文化的主角,实现万家欢乐。

加码群众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沈磊 高凯 刘栓阳 通讯员 张艳萍 王洋 王哲 文/图

从柳絮飘飞的阳春三月,到硕果盈枝的金秋十月,时光辗转,风物变换,在新郑大地上,却有一种“声音”不会改变,它有时是雄壮激昂的鼓声,有时是踏着音乐节拍舞动的脚步声,有时更是丝丝相连剪纸艺术的无声胜有声……

这种声音如今响彻新郑的每个村庄角落,它就是新郑组织开展的“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即百支队伍、千名骨干、万家欢乐)。自活动开展以来,它深深影响了新郑的许许多多群众,无论是参与的、围观的还是听到的,都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文化活动的魅力。它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习惯,在群众心里种下了文化的种子。

活动可以落幕,但这颗文化种子却不会消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颗“种子”在新郑这片沃土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盘鼓结下深情 满满都是感动

“俺村六七十年代都有戏班,村里的群众都爱唱戏!”在新郑市郭店镇河范村,今年74岁的杨刘青老人回忆道。那时他是村里的生产队长,也是村里戏班的“领头人”。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村里的戏班还是散了,但是据杨刘青老人回忆,其间像腰鼓、秧歌等文艺活动一直没断过,只不过都是属于部分人自娱自乐,没有在村里形成“影响力”。

2014年3月,新郑市开展“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市委市政府对文化的提倡和支持重新唤起了河范人潜藏内心的文艺热情,盘鼓队很快组建起来。已经74岁的杨刘青老人毛遂自荐,担任“联络员”,“看谁没来就骑自行车去她家看看!”

说起教练刘爱和盘鼓队,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当时正值农忙,为了盘鼓队能及早开始练习,老人和队员们商议帮忙把刘爱家的花生种下,没想到大家一拍即合。十多名队员当天便随同刘爱来到她家的花生地。人多力量大,平常刘爱要用两三天干的活,仅仅用了一晌时间就把六亩花生全部种上了,这深深感动了刘爱,她当即决定带着大伙一起练习盘鼓。

半年多的时间里,刘爱和队员们相处无间,刘爱教得仔细,队员们学得认真。“热情特别高,每次练习完一遍,让她们歇都不愿歇。”刘爱说。从不会到会,对盘鼓队的每一点进步,她都从内心感到高兴,“刚开始有些人会害羞,动作扭捏,经过这半年的练习,现在举手投足都充满着自信。”刘爱欣慰地告诉记者。

而在这些盘鼓队员心中,刘爱也同样让他们感动,刘爱在城里居住,每次来上课骑电动车都需要40分钟,经常训练结束后需要摸黑回家,最晚的时候回到家都11点,而这一切她从来没一句抱怨。

如今,在河范村,盘鼓、腰鼓、广场舞、戏曲……百花齐放。该村村干部冯彦中告诉记者:“村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闹过,大伙吃过晚饭,有唱戏的,有看戏的,有跳广场舞的,热闹得很!”冯彦中同时兼着村里的民调员,负责调解民里纠纷,他最明显的感觉是“村里群众之间的纠纷少多了,婆媳、夫妻之间关系好多了”,究其原因,冯彦中说:“文化生活丰富了,大家唱唱戏、跳跳舞,心情好了,心气顺了,自然没那么多闲气生了!”

戏曲舞台演绎婆媳情深

曾经,有人这么形容婆媳关系:媳妇手上拿面锣,到处说婆婆;婆婆身上背个鼓,到处说媳妇。但在新郑市八千乡楼刘村,苗秀菊和儿媳刘敏婆媳情深似母女,让乡里乡亲都好生“嫉妒”。

四年前,22岁的刘敏嫁到楼刘村,婆婆苗秀菊对这个乖巧的姑娘很是喜欢,用刘敏的话说,婆婆待她从没外心,两人都心直口快,有啥说啥,从不遮着掩着,家务活也抢着做,重活婆婆从未让她沾过。后来有了孩子也是婆婆帮忙照料,一家人其乐融融。婆婆苗秀菊酷爱唱戏,闲暇之余都会哼唱一曲,但刘敏是个地道80后,在人们看来,唱戏似乎是年轻人的“绝缘体”,所以平时两人谈论多是些家长里短。

苗秀菊听说市里组织“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戏曲培训班活动,作为老戏迷的她,喜悦溢于言表,当即申请加入。每周她都会在固定时间跟着专业戏曲老师,学唱戏,从基础乐理知识,到专业唱念做打,这个原本有些基础的戏曲“学生”慢慢多了些“专业范儿”,唱起戏来有板有眼。刘敏说,以前听婆婆唱戏是感受快乐,现在则是享受,因为她的水平进步实在不一般。也正是得益于这种熏陶,刘敏发现自己竟然也慢慢喜欢上了戏曲,一天不听就浑身不舒服,细心的婆婆知道后,转变身份,从“学生”变“老师”,将所学所感一一传授给儿媳。刘敏感悟能力很强,一学便会,让婆婆刮目相看。“有时她也会在电脑上下载一些曲目对照着帮我纠正,一遍遍地改,唱得多了,我们就都熟悉了。”

在今年5月份举行的八千乡“教你一招”戏迷擂台赛上,儿媳力压婆婆取得第一。当记者和苗秀菊开玩笑说,有没有不甘心,居然被你儿媳“打败”时,直率的她说:“这有啥,俺家闺女取得第一,我这当妈的,高兴还来不及呢。”

如今,在婆婆苗秀菊和儿媳刘敏的带动下,全家都成为戏迷,老公也会参加各种戏曲擂台,儿子更是非常支持他们,就连7岁的孙子和4岁的孙女也时不时会哼唱几句,一家人其乐融融。共同的爱好让他们一家人的心贴得更近了……

昔日“麻将迷”变身“盘鼓迷”

近年来,随着新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新华路街道后屯社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后屯社区处于新郑主城区的边缘地带,站在这里能看到城区的栋栋高楼,嗅到扑面而来的城市气息。

四十多岁的刘青兰是这里的一名居民。社区靠近城区的特殊地理位置,给这里带来了旺盛的人气,不少流动人口聚居于此。2012年刘青兰利用家里的门面房开了一间棋牌室,从此“只是偶尔玩玩麻将”的刘青兰成了麻将桌上的常客。“一方面是因为做生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玩多了渐渐对麻将上瘾了!”刘青兰对记者说。

那时候刘青兰的生活可以说黑白颠倒,作息完全没了规律。“经常晚上两三点睡觉,上午睡到11点,起来吃点饭继续打麻将,每天如此。”刘青兰回忆道。不规律的作息生活,加上长时间的久坐,让她的身体不堪重荷,出现双目浮肿,腰背疼痛的症状。经过诊断,刘青兰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告诉她,如果每天这样熬下去,会出现大问题。医生的警告让刘青兰从心底受到了触动。2014年初,刘青兰将开了一年半的棋牌室关闭,虽然关了棋牌室,但面对麻将还是“忍不住会玩几把”。

今年3月份,新郑提出了“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在全市各社区开展盘鼓、广场舞等培训。抱着试试的态度,刘青兰参加了社区的盘鼓队。十几斤重的盘鼓背在身上,并没有看起来那样轻松,几次训练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刘青兰几乎想要放弃。但在坚持练了几周之后,她有了一个可喜的发现,虽然依然很累,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似乎减轻了,而且“整齐的鼓声,有韵律的节奏,变换的队形感觉比打麻将更有意思”。打盘鼓成了刘青兰每天最“上心”的事,连续几天不敲几下,“心里想得很”。

练习盘鼓让刘青兰渐渐远离麻将桌,气色渐渐好了起来,以前常常会因为打麻将忘记做饭惹来老公和孩子的抱怨,如今家人对她打盘鼓都很支持。现在除了每周固定的盘鼓队集中训练,在空闲时间刘青兰会和几个要好的姐妹练习打鼓。最近刘青兰还把她的好姐妹——以前的“牌搭子”李英也拉入了盘鼓队。李英以前也是个“麻将迷”,但是现在两姐妹说得最多的就是盘鼓。

采访完毕,刘青兰和她的姐妹们马上还要去参加一个开业庆典的活动,“盘鼓声音大,热闹,敲起来显得喜庆,”她笑着说,除了开业庆典,有时谁家结婚也会请她们去,用她的话说,“打上盘鼓以后,遇到的都是喜事,不但锻炼了身体,还能挣钱,一举两得……”

新社区里的“幸福密码”

提起新郑市孟庄镇潮河新城,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那里的人“家家住高楼,人人能就业”。但现在,我们也应该为它的文化建设,为它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点个赞,因为它让富起来的潮河人享受文化雨露的滋润,这才是打开潮河人幸福生活的“密码”。

近日,在潮河新城,记者见到王大伯正和25名盘鼓队员,在令旗指挥下,敲起欢乐的盘鼓。伴随节奏欢快的铿锵鼓点,他们奔腾活跃,豪气十足。

在几番训练后,王大伯脸上挂满汗水,但谈起潮河新城的文化建设,他依然兴趣盎然,而且言语中满是自豪。王大伯回忆说,潮河新城的文化氛围一直以来都不错,盘鼓、秧歌、戏曲、刺绣,这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在这方土地上一直存在。同时,他又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道:“潮河新城的文化就好比一棵幼苗,虽说扎根土地,但没有技术扶持,一直没见开花结果。”

随着今年新郑市“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的开展,大家的生活在悄然发生变化,潮河新城文化生活这颗幼苗长高了,开花了。

王大伯说,别看现在他们的盘鼓队很是威风,但去年还只是一个闲来时打发时光的业余小团体,偶尔参加一些民间活动,大家也只看中进腰包的钱有多少,而现在在乎的是水平有没有提高,参加活动开心与否。前段时间市里还为他们请来了专业盘鼓老师,手把手教学,从鼓点节奏,到鼓槌拿捏,再到队列变换,都让大家学到不少,水平渐渐显出“专业范儿”。 而且现在只要说一声明天有活动,大家哪怕少赚一天工钱,也要积极参加,和老伙计们在一起,他们就为开心,锻炼了身体,增进了感情,何乐而不为。

王大伯告诉记者,目前,潮河新城有1600多户本地人,基本上户户都有一项文化爱好,传统盘鼓、秧歌也好,戏曲、刺绣也罢,还是广场舞、剪纸等村里新发展的活动方式,都呈现出节节高的势头。并且在“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活动开展中,村里发掘了一批文化人才,对他们进行培训后,回来给乡里乡亲当起了“老师”,有啥不会,有啥想学的,不出村,就能学到手,让群众在参与中提高文化自觉,成为文化主角。这一切不仅促进了邻里间的和谐,更进一步形成了健康的社会风尚。

阳光社区舞出“阳光”新生活

“吃过饭,就去跳舞,城里流行的广场舞,现在我们社区也流行得很。”10月的一天,刚吃过晚饭,辛店镇阳光社区居民王遂焕便匆匆忙忙往社区的文化广场赶,唯恐去晚了,没有位置。

社区文化广场,场地不大,却灯火通明,广场上密密麻麻有了几十号人。跳舞的方阵里,既有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也有几岁的小朋友,一个个眉眼里都透着满足和笑意。而在社区大门口,社区的另一支广场舞队伍也伴随着音乐节奏,踩着舞步,时而扭腰,时而展臀……

今年44岁的王遂焕告诉记者,在她们社区里,像她这个年龄段以上的妇女,一般孩子都大了,家务活也不多,因此空闲的时间都比较多。

半年前,她和其他大部分社区居民一样除了看电视、打牌外,整天无所事事。今年3月份,新郑市启动“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以来,各社区盘鼓、广场舞等培训火热开训。喜欢文艺的王遂焕在爱人、孩子的鼓动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跟着市里来的广场舞老师学起了广场舞,这一学,让从来没跳过舞的她在音乐声中,在集体氛围的感染下,慢慢爱上了这项运动。

王遂焕说:“一开始人很少,都不好意思,动作也放不开。跳着跳着人越来越多,动作也越来越到位。而且为了支持居民跳舞,社区还为他们特别购置了音箱设备。”

广场舞学会了,王遂焕又开始练习打盘鼓,“反正也没啥事,而且跳舞、敲鼓也锻炼身体,人家现在见我,都说我越来越精神,越来越年轻”。

如今已经是社区广场舞队和盘鼓队主力队员的她跳起舞来、敲起鼓来毫不含糊,在她的带动下,在市区上班的女儿每次回家也都会加入广场舞队伍,跳上一跳、扭上一扭。“家里以前死气沉沉的,现在好多了,家人聚在一起,唱唱跳跳,到处都充满欢声笑语,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王遂焕23岁的女儿王凯丽说。

如今,在辛店镇阳光社区,像王遂焕这样从牌桌下来,投身到广场舞、盘鼓队,并带动全家人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的人不在少数。

夜幕下,辛店镇阳光社区的广场上吹拉弹唱、歌舞翩跹、锣鼓铿锵……随处可见群众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阳光社区作为辛店镇第一个搬迁安置的新型社区,住进社区的有两个村庄 。一开始,他们虽然拆了旧房住新房,身份也由村民转为居民,但好多人的行为习惯等还未进入“角色”转换,尤其是将土地流转出去后,不用再干农活的他们,一时难改麻将牌的不良习惯。“搬进了楼房,社区的居民都是关着门自己生活,邻居之间也不串门、互动,关系渐渐疏远了,矛盾也多了,我们村两委不少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调解。”半年前村里的情况,袁集村党支部书记刘遂兴记忆犹新。

如今,“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的开展,让昔日的 “麻友”、“冤家”成了社区文化广场上形影不离的“舞友”、“戏友”、“鼓友”,刘遂兴是看在眼里。“这群众文化活动就是魅力大,以前喝酒、打牌哩,现在都唱起了戏、跳起了舞、演起了小品,矛盾纠纷也几乎没有了,互帮互助的邻里感情又回来了。而且村里的盘鼓队、广场舞队、戏曲队……大大小小的文艺队伍十多支,热闹得很,一听说有文艺活动,家家户户都是争先恐后报名。”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