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6版:国际国内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十八大以来,被调查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已逾50名。当“打老虎拍苍蝇”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腐新常态之际,一个历史性转折点也由此到来:依法反腐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心所归民心所向 法制条件相对成熟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这一科学论断,为新形势下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建设廉洁政治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之后一项超过百万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反腐监督、住房问题、环境保护等12项群众关切度最高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反腐监督受关注度最高。其中,制度反腐、法治反腐被认为是预防和惩治腐败最有效的手段。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强化中央巡视、开通网上举报、践行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举措,依法依纪严惩党政公职人员的腐败腐化行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赢得了党心、民心和普遍的国际赞誉。 专家认为,现阶段我国法治反腐已具备良好条件和现实基础——党心所归,民心所向,法制条件相对成熟,凝聚全党共识,随着法治开始融入国家治理过程,厉行法治将成为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方式。最近一些高官腐败案件的公开审理,再次表明我们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党纪国法双轨并行良性互动 对于出现腐败问题的领导干部,先由纪检部门进行调查、做出党纪处分后再移交给司法部门,这是“打虎”“拍蝇”的通行做法。“党纪国法双轨并行、纪检司法良性互动”,是中国特色反腐败斗争,打击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有效措施。 专家认为,这一措施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仍将得以坚持。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按照“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纪检部门、司法机关都需要重新对各自在反腐中的职能做出进一步明确定义。 “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反腐败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协调之下,在纪检部门与司法机关的协同配合上已经做出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和探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日前对媒体表示,“比如在办案中越来越多地运用‘联合专案组’,让司法机关更早地介入到贪腐案件中;通过‘联合专案组’的调查,一旦确定违反党纪的证据,纪委会迅速做出党内处分,将案件移交给司法部门做进一步的深挖和处理。” 加强行政程序立法 著名法学专家江平认为,为确保公权力合法运行,需要加强行政程序立法,“程序正义才有可能实现实体正义,程序规则被破坏,也谈不上实质正义”。而立足于保证政府高效、官员勤政,除厘清政府的责任清单外,还应有配套的监督机制。 “权力约束、严格问责与透明政治,是澄清吏治的不二良方。”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说,“权力不仅要‘进笼子’,还要‘晒太阳’。”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相关新闻 中央亮剑官员“亲缘腐败”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近日陆续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整改情况通报显示,14个被巡视的对象中有7个地方和单位出现干部亲属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 山东省存在“领导干部及其亲属插手工程招标、土地转让问题”,宁夏存在“一些领导干部子女及其亲属违规在其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园林绿化等”问题。 “半数被巡视对象暴露出领导干部用权力为亲属、子女谋利的问题,这样的结果令人震惊。”反腐问题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说。 专家称,从1979年至今,共有100余项法律法规及政策涉及干部亲属子女违规经商问题,但一直以来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央巡视组聚焦干部亲属子女违规经商,意味着将干部亲属等“易腐人群”纳入反腐视野。那种“一人当官全家发财”的“亲缘腐败”将难以遁形。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