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野狐岭》
当 下
少林寺名的来历
壮美(国画) 弋唯君
秋天的节奏
原生态(国画) 李茂芳
城里的小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当 下

海 富

小刘毕业,进了大国企。月收入五千有余,倒也不愁吃穿。

两年后,小刘逐渐成熟,变成了大刘。

国企的工作太过安逸、乏味,憋坏了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既然无法在现实中寻求发泄,大刘便瞄向了网络。

网络浩大如海,总能碰上志同道合或臭味相投的人。网友们七嘴八舌讨论的都是社会上的各种乱象,当说起老人倒地无人搀扶在冷风中离世、儿童遭遇车祸无人问津死亡时,大刘激动起来,用颤抖的双手飞快敲打着键盘,慷慨激昂、义正词严地痛斥灭绝人性的司机,鞭笞冷漠无情的路人。大刘肆意宣泄着愤怒,一边痛批社会的阴暗和自私,一边滔滔不绝自己将如何行动,通过实际行为来唤醒人们的道德与良知。

占据道德制高点发泄后,大刘感到十分畅快。在最后,他再敲上段话,作为总结:

“今天旁观者因扶人而被讹,明天老人因无人扶而离世。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

某天提早下班,开着单位公车的大刘手痒了,想在马路上飙飙车。年轻人做事总欠考虑,岔路口刹车不及时,剐蹭到了一位过路的老人。

踩下刹车后,大刘彻底慌了神。检查过老人仍有呼吸,发觉四周无人,因怕给家里惹麻烦,他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发动肇事车溜之大吉。

到家的大刘仍心有余悸,想知道老人究竟如何了。犹豫再三,大刘决定打的往回赶,路上给女友打了电话。

在电话中,大刘只说有老人被车剐蹭倒地,要不要打120。女友劝他莫管闲事,万一遇到难缠的家属,被追查出打过急救电话,非要讹上怎么办。女友又告诫他,两人马上就要结婚,这个节骨眼上决不能出岔子。

大刘回到现场时,老人躺的地方早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大刘也混入人群,发现老人已经自己坐了起来,正在原地缓劲。老人四处打量,又认出了他,正张口欲喊。急中生智,大刘主动上前搀扶起老人,并拨打急救电话。

几分钟过后,交警来了,救护车来了,老人家属也来了。

大刘又主动搀扶老人上救护车,当被家属问及姓名和单位时,他连忙摆手,羞得满脸通红,恨不能找个地缝就钻进去。

大刘撞人的事被众人知道了。出人意料,大家都把大刘当成了见义勇为的热心人,同事纷纷夸赞,竖起大拇指;单位替老人垫付了医药费,并给大刘通报表扬;女友也打来电话,对男友善举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看着替他高兴的大伙,自知真相的大刘却始终胆战心惊、愁眉不展。记者随即也赶来采访他,在这个提倡正能量的当下社会,大刘的“善举”似乎成了一件天大的新闻。

几周过去后,大刘“先撞人、后扶人”的事实还是被揭发了。被撞的老人本不愿追究,但愤懑难平的家属则在网上连发数帖,并扬言将前往公安局报警备案。

大刘的“无耻”行径更引发了网民们的集体愤怒。热心网友很快自发组成了“人肉团”,不出几天,便彻底摸清了大刘的私人信息,悉数公布于网上。

从路见不平的热心人突然成了逃离现场的肇事者,这个转变太过巨大。大刘一时间觉得天旋地转,脑子彻底懵了。

第二天早上,大刘先后接了两个电话。一是单位领导,直截了当地指出大刘肇事逃逸、假装助人的行为太过恶劣,要求大刘先在家休息,避避风头;二是热恋女友,一上来竟要分手,说受了大刘的欺骗,没想到,他竟是这样一个虚伪的人。

感到世界几乎要彻底崩塌的大刘就这样在家度过了浑浑噩噩的一个月。即便闭门不出,骚扰电话还是接连不断,都是那些“过分热情”的网友们打来的:有批评的、讲道理的,也有上来就骂、侮辱其人格的。

大刘也曾发帖辩解过、和别人对骂过,甚至公开向大家道歉、向老人的家属苦苦哀求。虽然最终获得了家属谅解,但占据着道德制高点的网友们显然不愿轻易放过狠狠“教育”别人的大好机会。

时间很快过去了两个月,网友们的热情也终于减退。大刘则逐渐习惯了这种立于网络聚光灯下、根本无处躲藏的生活。但凡出门,大刘必戴鸭舌帽、挂大墨镜。单位的公车也不敢开了,大刘只搭公交上班。

好些时候,坐在公交车上,大刘总忍不住想:如果当时没有逃离现场,而是主动承担责任,如果主动将老人送往医院,结果会不会不太一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