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南水”本月底开始“北调”
国青男篮世青赛
集训大名单出炉
我市专家获评全国
先进名医工作室
环境卫生倡议书
乘客排队上车让座蔚然成风
全省工会职工服务网明年启动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物流基地
借助海外资本推动航空港区发展
郑州航空港区特聘两名产业顾问
严重违法失信企业
将实行市场禁入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乘客排队上车让座蔚然成风
乘客上车井然有序。

本报记者 裴其娟 文 宋 晔 图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乘坐公交车时有序排队,彰显一个城市的文明素质;看见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让个座,会让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把这种温暖传递下去。郑州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时,越来越多的人践行着这种文明,郑州文明乘车现象也赢得了中央电视台点赞。

昨日,记者在47路公交车上采访时,从金水东路黄河南路站上来3名看上去像是亲戚的乘客,其中一对老年夫妇,一名中年女子,当时车内已没有空座位,还站了十多名乘客。这3名乘客刚走到车辆中部,一名靠着下车门坐的女孩马上站了起来,把老太太让到座位上。“你们这儿真好,还有人让座!”那名中年女子站到老太太身边,以羡慕的口吻说。“当然啦,郑州这点特别好!我去过不少大城市,在给老年人让座这事上,都比不过郑州!”老太太自豪地说。

正如老太太所言,排队上车、车厢让座、扶老携幼已十分普遍,这离不开近年来我市公交车长坚持不懈的温馨提醒和身体力行。900路公交车长段利峰就是这样一位好车长,有一次,他驾车运营到紫荆山站上下完乘客关门准备起步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到一位50多岁、架着双拐的男同志正向车辆前门方向一瘸一拐急切地移动,就急忙离开驾驶座,跑到车下迎上这名男同志,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要乘车,在确定其乘车后,段利峰主动搀扶着其上车就座。车辆到达目的地陇海路郑州日报站时,段利峰将车辆停稳后,一边提醒男乘客不要着急,一边走过去搀扶其下车。

郑州人多车多,乘坐公交难免拥挤。99路公交车长范晓鸽十分注重化解这种矛盾。一次车上的几位老太太和上班族因为拥挤吵了起来,范晓鸽劝解道:“大家不要因为这点小事,就挤掉了我们大家的宽容,让我们成为对方心中美丽的过客,好吗?”优美的话语温暖了乘客的心扉,化解了争执双方的矛盾。还有一次,上班高峰,车上挤满了人,到国棉六厂站时,站在后车门口的一位女乘客不愿往里走,嘴里还嚷着“上不来了,赶快关门走吧!”看着车下焦急等车的乘客,范晓鸽说:“各位乘客你们好,现在是高峰期大家都急着上班,您今天已经上车了,明天车下的人说不定就是您,为了明天的您,请您尽量往里走好吗?”入情入理的话语让女乘客心悦诚服地往车里挪动。

小学生是乘坐公交的特殊群体。1路公交车长杨琳特别善于引导他们文明乘车。在陇西小学站,不少小学生看见车过来后就蜂拥而上,非常危险。为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杨琳经常对在站牌等车、不打哄的孩子提出表扬,为鼓励他们,还经常说:“谁最守纪律,排队按次序上车,叔叔就把车停在谁的面前,让他先上车。”久而久之,孩子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乱成一团了。

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近年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郑州市广泛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月评文明市民,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做谦恭有礼的郑州人,道德讲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文明的士之星评选,最美的哥、的姐、公交车长评选等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郑州市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