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心粥屋 情暖绿城
户外劳动者有了温馨家
举办廉政十字绣展示评比
志愿者结对帮扶弱势群体
守望平凡工作
铸就灿烂人生
管城区动员社会力量
全力救助白血病儿童
社区开设休闲吧
居民享受“慢生活”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
wx4b20
zxc4b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心粥屋 情暖绿城

本报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李颖睿

“一个馒头,一碗粥,也是一种爱的传递!”昨日下午,管城区城东路办事处爱心物资搬进了“爱心粥屋”:30袋面粉、200斤大米、300斤食用油和30斤鸡蛋。看着堆满小屋的食材,爱心粥屋负责人王淑芬流出激动泪水。

每天一大早,在城东路和商城路附近的“爱心粥屋”人满爆棚,街头流浪人员、环卫工人和低收入家庭人员等100多人前来就餐。自6月底开业以来,免费早餐从未间断,默默无闻地传递着正能量。

王淑芬今年53岁,全家三口人,家庭和美幸福。她主动联合10多名志愿者开办了这家爱心粥屋。每天凌晨3点起床,来到粥屋进行打理,炒菜、煮粥、刷洗碗筷,收拾桌椅板凳,等候着前来就餐的人们。

据王淑芬介绍,爱心粥屋已经运行了将近5个月,志愿者相互体贴,积极参与,爱心传递更加久远。65岁的陈凤霞忙前忙后,主动联系馒头店,把安全放心的馒头运到这里,经常加班到深夜。29岁的张娟,孩子刚满5岁,家里家外都靠她一人。每天凌晨,孩子还在熟睡的时候,她轻轻起床,来到粥屋打理。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爱心粥屋,每月还收到一些爱心人士的捐赠,保证正常运转。房东听说开免费粥屋,每月主动降了1000多元的房租。办事处和爱心人士还送来桌椅板凳、米面食物,家住北下街的王淑珍专门送来200元钱,还有一位热心人路过这里,把1000元钱放进屋内,大家伙伸出援助之手,相互传递爱心。“他们这种善行义举,以高尚的道德义务为基础,关注弱势群体,推动和谐社会健康发展。”城东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卫明感慨地说道。

“爱的传递不分界限,多一份爱心和奉献,就少一份抱怨!”王淑芬平静地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