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第十五个中国记者节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闻人的故事让人动情动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闻人的故事让人动情动容

精彩实录

三等奖获得者

宜阳县广播电视台记者 张洁

以前,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离自己很远。工作中,不断遇到的人和事,让我改变了想法。

2009年7月20日,我采访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他的家简陋得没有一把像样的椅子,但卧室里却放着一张书桌,桌上有一盏褪了色的台灯,还有很多被翻阅了无数次的图书。身着背心短裤的老人家为了接受采访,特意换上了一件有些年头的衬衫。采访中,有些往事的时间他记不准了,我说:“没事儿,说个大概就行。”他却说:“不,历史容不得半点差池。”一句话如醍醐灌顶,他告诉了我这个新闻人什么叫用事实说话。这位老人叫陈荣耀,是宜阳县党史研究会退休干部。

2009年9月,我采访一位在基层工作九年、把一个全县出了名的贫穷乡变成经济发展强镇的干部,我问其缘由,他说:“凡事就怕认真,以心换心,没有打不动的人心。”这位干部叫张午丙,原三乡镇党委书记。他的话让我很惊讶,更为警醒:事必躬亲,才能办成事。我们新闻一线的记者如果不能深入基层、贴近百姓,怎么能采访到生动的画面和动人的消息呢?

精彩实录

三等奖获得者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记者 彭其森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河南人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直到现在,“最可爱的人”成为中国军人的代名词。这是新闻的力量,更是作者三次进入朝鲜战场用生命安危换回的力量。如今,这份力量依然在传递。

采访中,我曾遇到过14岁的马勇恩,他每天中午放学就骑车往家赶,给瘫痪在床的爸爸做饭。回到家,一进门,他习惯性地先喊一声“爸”。马勇恩的父亲马小全告诉记者,当儿子听到他答应时,就知道爸爸还活着。马勇恩7岁时,在接二连三地经历失去爷爷、妈妈出走、姑姑摔下车一系列重大打击后,勇敢地担负起照顾瘫痪爸爸的重任,至今已经7年。

采访结束,小勇恩说:“谢谢你们,因为你们跟其他记者不一样。”他之所以这么说,应该是记者王朝晖采访到头晕才发现忘了吃药、摄像张辉的父亲已经住院一个星期,反复接打电话安慰家人很快就能回去这样的画面被他看到。正是这样的精神,完成了观众满意的节目。

2014年10月10日,央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小勇恩就坐在台下。当颁奖典礼讲述10名领奖孝心少年和20名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的故事时,台下嘉宾满含热泪。

作为记者,作为发现、记录、传播这些孝心故事的人,内心充满了自豪。这份自豪就是带给观众止不住的泪水,停不下的掌声。

精彩实录

三等奖获得者

许昌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陈文丽

新闻最感人的力量是什么?答案两个字:真实。

最感人的新闻在哪里?答案两个字:基层。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不能隔着玻璃看世界,必须走出去,与社会沟通,与群众联系。因为最深的感悟在基层,最好的新闻在路上!

忘不了那个雪天,为采写农民工欠薪事件,我和同事赵军伟奔波一个多月进行跟踪报道。今年的1月20日,寒风凛冽,天上雪飘,当最后一批东城区建筑工人足额领到工资,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回家过年的时候,我们干脆在工地上与工人们拉起了家常。

忘不了那年除夕,我们在街道派出所,与节日里坚守岗位的值班民警一起上街巡逻,帮求助者回家。当无线电波直播《有我们在,一切安好》的实况时,不知感动了多少行路者,多少守夜人。

入云的高楼,斜斜的弄堂,走过的田间地埂,穿越的大街小巷。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会用爱诉说衷肠,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的心坎上!

精彩实录

三等奖获得者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记者 石丽娜

我是一名新闻工作者,这个职业让我有机会走进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高尚的、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之中,让我领悟着生命的意义,感受着民族的灵魂。

有这样一个人,他叫洪战辉。洪战辉一边伺候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一边寻找离家的母亲,一边抚养着捡来时还不满周岁的妹妹,一边照顾年幼的弟弟。当洪战辉考上湖南怀化学院时,他又决定带着妹妹一块读书。

还有这样一个人,他叫刘百龙,我们河南驻马店正阳县人,他在深圳开出租车时为保护乘客安全,徒手对付9名歹徒,身中28刀,以凛然正气吓退了狂匪。这件事,是他当年11月返乡探亲时,才被家乡人所知晓。当时,我们对他进行了采访。

把镜头对准群众,用真实的故事感染人,用朴实的文字传递正能量,我们始终相信,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精彩实录

三等奖获得者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赵 川

再过几天,我们就能喝上清澈的丹江水了。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南水北调移民的故事。

采访中,我曾经问淅川县盛湾镇姚营村91岁的老人:“大爷,知道为什么让您搬家吗?”“北京渴!南水北调!”“您愿意搬吗?”“开始任谁说我都不挪窝,除非把我装进棺材里拉走。现在想想咱总不能渴北京人,搬!”我安慰老人说:“您搬到新家就能住上小洋楼了。”后来我到新村看望侯大爷,已经卧床不起的老人眼巴巴地看着我说,可想老家了。

杨大娘的儿媳王品兰是胡坡村小学老师,她上了最后一堂课。“同学们,我就要和一部分同学搬迁到辉县了,以后再也不能给你们上课了,老师真的舍不得你们。大家就在座位上给老师唱首《送别》的歌。”王老师深情地拥抱学生走出教室,不敢回头……这些朴实的乡民带给我一次次的感动,写出他们的奉献故事,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记者的责任和担当!

精彩实录

三等奖获得者

新乡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正

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看似命题很大,却是那样真实地存在于新闻战线日常的工作中。

2013年夏天,我们做了一台表彰环卫工人的晚会,起初我只是把它当作一项普通工作来对待,但当我真实地走近环卫工人,真正体验和面对他们每一天的工作,我才意识到这样一台晚会、一次表彰的弥足珍贵。记得,短片制作采访体验当天,温度高达三十八九度,当我和随行记者找到新闻当事人时,已是满头大汗。可我眼前的环卫工大姐此前已在烈日下工作了3个多小时,遮阳帽边缘已被汗水浸透。当我们说明来意,希望大姐能够配合完成采访时,她脸上的倦容一扫而光,露出了朴实的微笑。我深深感受到她那种意外得到社会和媒体关注后的喜悦。整个采访很顺利,大姐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对工作的认知和对整个城市的祝福。不得不说,这样一场采访引发了我对新闻工作的重新思考:走近并关注身边最普通的人、最平凡的岗位,通过新闻工作者的记录,让所有观众去感受和体验我们所忽视的那些美好和珍贵,也让这些最平凡的劳动者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这不正是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的意义所在吗。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