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模范夫妻模范事
揽胜会善寺
新密多措并举改善人居环境
新郑今冬集中供暖全面启动
新郑科学规划河道边界
新密用采管分离监督政府采购
巩义15件注册商标列入
淮海经济区重点保护商标名录
新郑启动第十届炎黄读书节
登封大冶镇力推干部竞争上岗
荥阳822家小微企业
享所得税优惠政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环境专项治理 规范垃圾处理 建立长效机制
新密多措并举改善人居环境
新密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张鹏 文/图)近年来,新密市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环境专项整治,规范垃圾处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三管齐下改善人居环境。最新发布的河南省社科院《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报告》显示,新密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和“民生幸福指数”均居全省县(市)第二位。

新密市先后组织开展了“清洁家园、美化乡村”百日行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采石厂专项治理等活动,彻底改变了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行业环境卫生脏乱差面貌。农村以村组为单位,集中治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杂物乱放等问题;城区镇区以规范有序为重点,集中整治私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和“五小行业”;厂矿企业以煤矿、采石厂为重点,突出粉尘、渣土、废弃物污染治理;路容路貌突出平整硬化、违建拆除、边沟清整、培土绿化。全市累计清理垃圾杂物150余万方,拆除违章建筑410多万平方米,整修道路220多公里,新增绿地面积41万平方米,关闭取缔采石厂314家,治理“五小行业”1000多家。

在规范垃圾处理体系方面,该市坚持从基础设施和运行体系建设入手,促进全市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轨道。投资6.4亿元,新建和改造二类公厕61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92座,购置垃圾收集清运车346台、转运车57台、洒水车16台、垃圾桶1.6万个。他们建立了城区集中收集、集中转运、集中处理和农村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提高了垃圾进厂率和处理率。投资2800万元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投资3.5亿元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厂,初步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

该市还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围绕“地由谁来扫、钱由谁来出、由谁来监督”问题,做到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注重软件机制配套。各级环境卫生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新密市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市环卫工作进行奖补,全市每年投入环境卫生经费5000多万元,已累计投入15亿元。

建立7600人的市、乡、村、组四级环卫队伍,每个镇区配备环卫工人15人,行政村(社区)和城中村5人以上,村民小组1~2人,省、县道路每公里1人,乡村道路每2公里1人;城区、镇区、景区、集市和省道、县道实行一日两扫,背街小巷、居民楼院和乡道、村道实行一日一扫,做到全天候保洁。推行绩效挂钩、工资浮动等管理措施,采取定人定岗定路段、定人定质定奖罚的办法,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