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荥阳投资560万元改造兴华市场
爱心医生“小王先”
独居老人破窑变新居
神奇的超化古城
“引水入密”可行性
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巩义高新技术企业达22家
巩义数字化抢救国家重点档案
专家团新密进行田野考察
新郑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目标
特色创业园助新郑枣农转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神奇的超化古城
千年刀痕柏亦是超化之景。
站在超化寺中遥望超化塔,沧桑之感扑面而来。
超化寺内“名刹十五”石刻。

本报记者 张 立 文/图

超化两字本为佛学用语,超脱众品,化育群生之意,唯其超也,故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唯其化也,故无受想行识者,无眼耳鼻舌身意无,无色声香味触发者。用于命名一个地方,此地必然超凡脱俗,非同一般。新密市超化镇,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

超化镇是新密第一大镇,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均为新密市各乡镇之首。而更令人惊叹的,则是这里作为佛祖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供奉地和两千多年来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以及遍布全境的历史文化遗存。

据传释迦牟尼灭度百年后,印度阿育王将佛祖的真身舍利分为八万四千份,造塔八万四千座,中国得十九份,造十九塔,超化塔为中国第十五个存放佛祖真身舍利之地,至今仍有“名刹十五”的石刻文字。

东汉桓帝年间,人们在佛塔周围修建寺庙,名为超化寺,后来经过不断修缮,直至今日。佛塔所在地的村庄名超化村,乡镇也名超化镇。唐代,超化寺达到最鼎盛的时期,分为上、中、下三寺,寺内有僧众两千多人,附近三十里均为超化寺官地。众多文人骚客游历此地,留下千古名句。其中金代诗人元好问的《重阳后游超化寺》,“西风袅袅度僧窗,尽得诸山草木香。却恨汴梁三日醉,不来此处度重阳。”被历代传诵,其碑文如今仍镶嵌在超化寺的墙壁上。

超化寺的显赫地位,还在于这里有无数的高僧大德。其中被奉为净土宗祖师的昙鸾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位有着极大影响的人物。他一生深入研究净土经典、从佛学理论上阐发净土思想、创立净土弥陀信仰的学说、奠定了净土宗立宗的理论基础。超化寺也因此被称为净土宗祖庭。昙鸾之后,超化寺在历代也曾名僧辈出。超化镇河西村塔湾,曾有大量的和尚墓塔,如今还有许多塔铭石碑留存,可知有很多大德高僧圆寂于此。在超化寺里,还可以看到有元代的慈云大师的塔碑,有仁公和尚为元好问所刻立的诗碑。

超化寺中,有一棵树龄达1400年的古柏树。人们称它刀痕柏,其树身下部有一条长长的刀痕。相传这棵柏树明末被义军首领李际遇砍断拴马缰绳时在树上留下刀痕,此后刀痕越长越长。此传说究竟是否真实,或许只有这千年古树能说清楚。后来,这里成为超化镇的一处重要景观。

超化寺所在的超华寨,则又是一处神奇所在。此寨为明代末年钱氏家族所建,筑寨历时三年,民工们把大寨周围挖了50米宽、6米深的壕沟,易守难攻。当时正值明末战乱,各方人士躲避寨中,最多的时候达数千家,万余人在这里免受兵灾。据这里的老人讲,超化寨从未被攻陷过,一是由于寨墙坚固高耸,另一原因或许是这里供奉的佛祖真身舍利在庇佑众生免遭杀戮。

如今的超化镇,已被列为我省首批镇改市试点乡镇,正在规划历史文化古城,围绕超化寺,在保护、重修古代遗存的基础上,建设一个集观光游览,佛家、儒家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古城,以此打造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城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