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荥阳投资560万元改造兴华市场
爱心医生“小王先”
独居老人破窑变新居
神奇的超化古城
“引水入密”可行性
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巩义高新技术企业达22家
巩义数字化抢救国家重点档案
专家团新密进行田野考察
新郑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目标
特色创业园助新郑枣农转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特色创业园助新郑枣农转型

本报讯(记者 高凯 通讯员 刘冬)往年,秋末初冬之时,“红枣之乡”新郑的孟庄、薛店一带枣农总有“一喜一忧”。喜的是收成不错,忧的是“大枣”咋能换“大钱”。今年此时,枣农们喜胜过忧,随着投资1.5亿元、集红枣产品加工、研发、仓储、销售、流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民创业示范园在当地孟庄镇具备初步规模,枣农们渐渐无忧。

孟庄镇素有“中华第一枣乡”的美誉,拥有枣林4.1万亩,年产大枣1500万公斤。悠久的种植历史,也成就了小镇的红枣加工产业,目前,该镇约有400户从事红枣生产、加工、销售的散户,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约2.1亿元。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市场变化因素增多,家庭作坊式的红枣加工散户开始面临“市场抵抗力差”的问题,而这一情况将直接导致大量枣农在家门口失业。

“投入资金量有限,制作设备和工艺不能与大企业相比,且没有相对稳定的客源……”在孟庄镇采访时,拥有一家小型红枣厂和枣园的当地老板冯军亮面对记者直摇头,他说曾经靠红枣当小老板,但如今不想法形成规模,恐怕早晚会被淘汰。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新郑当地看到枣农的难处,也为枣农想到了出路。该市把建设新型社区节余的土地拿出来50%,在孟庄镇,这个比例的土地被划成服务枣农可以扩大加工和销售的农民特色创业园项目。不过,这一项目并非是现在开始,而已经建设了约两年时间。据介绍,该项目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预计可入驻小微企业60余家。目前,经过前期建设,该园区已建成1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预计年底全部建成;在项目引入园区后,将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利税1000万元,并带动近万名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

与此同时,根据当地枣农的实际情况,当地还以农民特色创业园为载体,积极搭建产业、创业、就业“三个平台”,引导小微企业发展,并成立红枣协会,带动整个红枣加工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转变,以提升枣农、枣厂在市场上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而为了扶持农民特色创业园尽快走上轨道,当地还在规划、建设、管理上实施规划设计、产业布局、建设施工、基建配套等“六个统一”,此举将对未来入住的企业在服务管理、产品销售、融资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