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张大嘴”的小龙虾传奇故事
她用“严厉”诠释杏坛大爱
英语角“教授”的二十七年坚守
骗人服下“祖传秘方”
谎称不买解药就会瘫痪
确定执法重点
遏制占道经营
寒冷天气烧伤病例高发
天冷 让我们为病人捐衣
西区供热主管网发生泄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英语角“教授”的二十七年坚守

本报记者 孙 娟 文 丁友明 图

寒来暑往,伴随着流淌的金水河,滨河公园的英语角走过了27年风雨历程,成为郑州最大的市民英语角和英语爱好者的交流地。

年近70岁的罗成全老人是英语角最积极的参与者,这位被称为英语角“教授”的老人有太多故事期望分享。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滨河公园英语角,听他讲述了他和英语角的故事。

一位老人与他的英语角

昨日上午不到8时,兴华北街与伊河路交叉口,一位老人走下46路公交车,手里拎着一个有些重的袋子来到了滨河公园内。此时,公园内只有晨练的人和保洁人员。

他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大条幅,费劲地绑在两棵树上,条幅上“WELCOME TO OUR ENGLISH CORNER”的英文字样在风中赫然醒目。

上午9时,一名中年老外的到来,为冬日里的英语角提高了人气。他左手高举一个写满英文的本子,教大家念英文。这个老外,被人群围住,大家一起跟着他大声朗读。

这个老外叫墨菲,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目前在郑州19中任教。每周,他都会到这里免费教大家学英语。有时,墨菲还会带上他喜爱的吉他,把一些英语文章编成歌曲,教给大家。

罗成全年近70岁,讲起英语来却标准流畅。在现场,他不停地给大家解答问题(如图),热情帮助新来的英语爱好者练习口语。罗成全既要负责协调英语角的工作,还要吸纳新成员进来学习,同时,也要寻找优秀口语教师。

虽然初期他受到了很多误解和质疑,但通过不懈的努力,一些留学或任教郑州的外籍人士纷纷加入了英语角,义务教授大家英语口语。如今,英语角吸引了不少外国朋友,他们来自英国、美国、巴西、阿根廷、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中午12时,英语爱好者逐渐散去,只剩下罗成全一人,他才收拾东西离去。27年来,每个周日,他都是这样度过。

二十七年来上万人参与

罗成全老人有个特点就是“闲不住”。

27年前,作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英语教师,为给学生提供一个英语口语交流平台,罗成全便带头组织开办“英语角”,于是,1987年11月1日英语角成立。本来是为本校学生服务的英语角,却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不到几个月,从几个人到几十人,从几十人再到几百人。

为了练好英语口语,许多人蜂拥而至。上世纪90年代,这里的英语角曾人山人海,周日最多时可达到300人,有在校大学生、外语老师、外贸经营者、想出国的人,等等。

罗成全还记得有一年冬天,100多名英语迷站在雪地里坚持练习,让英语角成了一道奇特、感人的风景。

来英语角的人都知道,这里不用花一分钱。27年来,英语角都是由罗成全组织,印发宣传材料、组织活动等都是罗成全自掏腰包。

罗成全说,英语角开办27年来,每周日上午9时准时开始,这些年,有上万人参与过这里的活动,其中不乏很多人从这里走向世界。

随着人们学习英语的渠道扩宽,如今的英语角人气已大不如从前,每周日有30多人来参加活动。“英语角没有强制性,人来人往很正常,就算以后只剩下一个人,我也要继续下去。和爱好英语的朋友们在一起,我觉得很知足、很幸福。”罗成全笑着说。

英语爱好者受益匪浅

英语角里面不乏英语很好的苗子,郑晨辰是在英语角坚持时间最长的孩子。她从小学三年级来这里学习,如今高一的她,英语水平提高很快,多次获得郑州联大杯英语大赛一等奖,中招英语考试满分120分,她考了118分。

73岁的孔繁荣老人手里拿着一个记着密密麻麻单词的小本说:“在路上只要看到有外国人,我就带着孩子上前主动打招呼,久而久之,我自己还交到了不少外国朋友呢!”

更多的老年人学习外语,是因为孩子都在国外,或定居或留学,学英语,都是为了将来看孩子时能更加方便。“我们家孩子在国外留学,上次我在那里迷路了,靠着在这里学的英语顺利找到了家。”拿着英语课本的李阿姨说。

还有些老人学英语,是为了圆年轻时的梦想。此外,老人们还说,学习语言还可以锻炼脑力,预防老年痴呆。

金水河畔,这个小小的角落,学习的热情催生着友谊,成为传递终身的学习精神和奉献爱心的正能量平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