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三届郑州市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简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届郑州市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简介
五、孝老爱亲类

(上接六版)

9. 闫 岚

闫岚,女,48岁,现任郑州银行金水辖区党总支副书记、西大街支行行长。闫岚同志自1995年开始至今从事银行工作达19年,她时刻恪守“诚立信,德致远”的企业文化核心,用真诚得到了朋友和业务客户的长久信赖。2014年5月,为给一位患重病的70多岁老人办理存单解挂业务,她带领工作人员赶到老人所在的医院里,在病床前替老人办理解挂手续。2014年6月,一位冷饮店老板在快下班时来到银行门口,扛着一麻袋零钱要换成整钱,闫岚安排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当天晚上她带领员工加班清点至10点才将零钱点完。闫岚同志是郑州银行金水党总支副书记、支行行长,但她更是法制制度与行规行约的忠实践行者。她严格执行贷款规程,杜绝客户宴请和人情贷款。自闫岚担任行长以来累计发放的1832笔、额度近30亿元的贷款中,没有一笔是不良贷款。

10. 周国荣

周国荣,女,58岁,现任郑州市双凤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河南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河南省皮革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鞋业商会会长、河南省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郑州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周国荣同志1984年创办了郑州市双凤鞋业厂,30年来,她始终奉行“宁让企业吃亏,也要让消费者满意”的服务理念,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1999年公司在全省皮革行业率先通过了质量认证,十几年来,“双凤”牌皮鞋无论是国家质检总局、中国皮革协会抽检,还是河南省质检局监督抽检该公司的产品,各项指标全部合格。周国荣说:做企业是良心工程,你对顾客讲诚信,顾客对你的产品就信任。目前,“双凤”牌皮鞋已是中原大地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知名品牌,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的信誉度和美誉度逐年提高。

四、敬业奉献类

1. 张美荣

张美荣,女,53岁,郑州市二七工商分局建中街工商所管理员。从1981年开始,张美荣一直在最基层的工商所工作,一干就是33年,对需要帮助的困难商户,她满怀热情,用耐心和热心把她管理的辖区商户变得像大家庭一样和谐。 2012年,她查出患了癌症,到了年底,刚刚做完化疗的张美荣,没有在家多休息一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重返岗位后,她没有向所里提任何要求,依然默默地、任劳任怨地干着原来的工作。没有惊天壮举,却有伟大情怀;没有非凡事迹,却有感人品行,这就是一名基层管理员的真实故事。

2. 顾国荣

顾国荣,男,60岁,现在郑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他的辛勤工作给无数白血病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2004年底他开始负责郑州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在他的努力下,郑州市由成功捐献者只有4人到目前捐献总人数达到175人,郑州市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突破100名成功捐献者的省会城市。他不仅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红十字会的其他工作同样干一样爱一样。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他不顾危险,数次将郑州人民捐赠的抗洪救灾急需物资、药品分别运送到抗洪第一线;2008年汶川大地震,5月18日和28日,他两次带领我市运输救灾物资的车队赶赴成都、安县,克服重重困难,顺利把救灾物资运送到灾区。

3. 刘 征

刘征,女,47岁,现在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她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每天却要与艾滋病高危人群打交道,经常深入男男同性恋人群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一干就是11年。11年来,她不顾误解和疲劳,冒着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奔波在艾防一线,刘征和她的团队探索出了郑州市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阳性感染者管理干预的新模式,赢得了艾滋病国际治疗倡导联盟的肯定。不仅如此,刘征还将这种开展服务的思路,延伸到了男男同性恋社区小组管理、艾滋病防治网格化管理等诸多方面,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多年来,她多次获得“河南好人榜”敬业奉献奖、河南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河南省疾控系统首位“精忠奖”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4. 许根佑

许根佑,男,51岁,从警校毕业加入刑侦队伍,到现在已经30个年头,他时时冲在打击犯罪第一线,用热血和激情展现了中原刑警的风采,令火车站地区的不法分子闻风丧胆。他曾经跨省破获贩毒团伙等重大案件,而火车站地区由于流动人口多,因此,许根佑还要面对更多小案。他明白,对于途经郑州的客人来说,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影响其对省会郑州,乃至河南的印象。仅2013年,由许根佑带领的车站分局案侦大队破获各类案件257起,打掉三人以上犯罪团伙15个,追逃20人,在 “四严一创”考评中取得了全市案侦序列第三名的优异成绩,确保了火车站地区社会治安的和谐稳定。

5. 刘广坛

刘广坛,男,48岁,郑煤集团白坪煤业公司普通职工,他只有高中学历,却发明了40多项技术革新项目,其中一项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获得国家专利;他没有任何职称,却带出了拥有50多名青年员工的技术团队,其中一半以上是大中专毕业生;他发明的技术革新项目在50多家煤矿、100多个工作面推广应用,每年创造效益数亿元。这些不平凡的事迹背后,饱含了刘广坛多年来的心血和汗水,也见证了一名普通矿工为梦想而奋斗不息的足迹。由于刘广坛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予河南省煤炭系统“五一”劳动奖章,先后获得郑煤集团公司劳动模范、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百里矿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被广大干部职工亲切地誉为“当代矿山爱迪生”。

6. 刘恒亮

刘恒亮,男,55岁,心内科二病区主任,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州市劳动模范。刘恒亮同志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遇有危重病人坚持守候患者床前,加班加点抢救病人,连续24、48甚至72小时或更长时间守在科室,对他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为了及时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他率领同事在省会郑州首先成立了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绿色通道,全年365天全天候24小时候诊,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达医院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达到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水平。他和同事们曾经创下了心脏停搏7次的高龄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死成功抢救的奇迹,并成功抢救了心脏停搏30余次的药物中毒患者,还第一时间赶赴患者家中抢救了心搏骤停的老红军,在商场内混乱的环境抢救了心脏停搏的患者。

7. 关 骊

关骊,女,52岁,满族,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1979年来到郑州市之后,先后在国棉二厂工作及自己创业,2008年训练了第一只导盲犬,2009年成立郑州市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无偿为盲人提供导盲犬使用。2011年4月,郑州市“第二届世界导盲犬日”,关骊把花费10多万元训练的河南省首只2岁导盲犬“A米”,赠送给了郑州市盲人按摩师李国富夫妇,填补了河南省导盲犬为残疾人服务的历史空白。2013年12月26日,她带领5只导盲犬和九位盲人朋友乘坐了郑州市首班地铁,使河南郑州成为全国率先几个允许导盲犬乘坐地铁的城市之一,并引起了全国各界的关注及中国残联的重视。关骊同志用她的满腔热血,让更多的人关注导盲犬事业,让全社会关爱残疾人。

8. 李 瑾

李瑾,女,36岁,金水区利智学校教师。2000年上海举办的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中,带领学生取得了田径项目两银一铜;2002年全国第三届特奥会上,带领学生取得田径项目三金八银三铜;2006年在全国第四届特奥会上,辅导学生取得滚球项目一金两铜;2007年上海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奥会上,辅导学生取得滚球项目七枚金牌的优异成绩,游泳项目取得一金一银的优异成绩;2010年9月在全国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她带领的学校四名队员再次获得了四金一银的佳绩。因为她的出色成绩,李瑾同志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优秀教练员,2010年被评为2006~2010年度全国特奥工作先进个人。

9. 侯书营

侯书营,男,47岁,现在新密市平陌镇杨台小学工作,他一人独撑山村小学23年被评为“河南省最美乡村教师”。 山村的偏远、交通的闭塞、生活的贫困并不能阻挡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邻村小女孩陈丽从小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别的学校不愿接收,家里人于是将她送到了侯老师的学校,侯老师就背着陈丽上学、放学,为她做饭、洗衣,这一背就是五年。在侯老师独自支撑侯家坪小学的23年中,这个山村小学共走出217名学生,其中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侯华伟,也有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侯朝阳……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花木不语,芬芳四溢。2012年9月7日,侯老师应邀参加了“河南省最美乡村教师”颁奖盛典,并参加了以他在侯家坪小学工作的感人事迹为题材拍摄成的电影《角落里的阳光》全国首映仪式。

10. 乔宗旺

乔宗旺,男,59岁,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党支部书记,曾获评河南省劳动模范。2006年8月,在外经商闯荡多年的乔宗旺带着乡亲们的重托,离开自己的企业回到故乡,挑起泰山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乔宗旺带回近千万资金,打井修路、恢复山体、绿化村庄,彻底改变村容村貌,为村庄发展夯实基础。7年来,为改变泰山村的生态环境,在乔宗旺的带领下,投入500万元新打机井10眼并进行了全部配套,埋设管道1万多米;投入200万元平整44多个石头坑后,恢复山体200多亩,并且进行了荒山荒沟4000亩绿化工程,栽种各种杂果林木100多万株,投入300万元把过去没有办法回填的大石头坑建成蓄水量万立方米的蓄水池三个,成了泰山村的山顶水上乐园。现在泰山村环境优美,山灵秀,水清澈,形成了“村在林中现、房在林中建、水在村中流、人在绿中行”的宜居环境。

1. 朱永红

朱永红,女,57岁,现在郑州市安监局工作。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早逝,家里姊妹众多,早年生活的磨砺造就了她乐观向上、从不向困难低头的个性。她的公公患上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人照顾,虽然工作繁忙,她仍然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公公的重任,这一照顾就是16年。公公过世后,她和丈夫商量,又把自己患有肺气肿的母亲接到家中,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照料,直至母亲离世。2013年年初,她的爱人因脑溢血突然倒下,经抢救生命保住了,但是意识和肢体能力都丧失了。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每天早上5点起床,为丈夫熬中药、做营养粥,陪伴丈夫治疗……在她的坚持下,丈夫的病情正一步步的好转起来。

2. 任 彬

任彬,男,37岁,是郑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的一名科员。任彬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 2003年,母亲被确诊为帕金森综合征,任彬从此开始了伺候患病母亲、带看幼小儿子的生活。帕金森综合征病人无法表达和行动,任彬就按照口型一次次地琢磨、判断,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的任彬只要见到母亲有啥动静或者嘴里想说什么,他早已是心领神会。为尽量减少母亲因大小便失禁带来的痛苦,任彬专门在母亲的床边支起一张单人床,晚上睡觉时陪着她,每两个小时帮母亲翻一次身、上一次厕所。为了让老人干净舒服,他坚持每天给母亲洗脚,每周给母亲洗头、洗澡、换衣服。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母亲时,母亲都会禁不住流下激动的泪,嘴里还嘟囔着什么,她是在向亲邻们夸赞自己儿子的孝敬,感动自己有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3. 严红兵

严红兵,男,47岁,郑州市社会保险局一名普通干部。他从事社会保险工作26年来,先后荣获市政府“三个一工程”先进个人、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郑州市技术能手、劳动保障奖章等称号。1996年,严红兵刚出生的孩子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腿疾,他抱着孩子开始四处求医:5次到北京,8次到石家庄,12次到上海,先后给孩子做了5次手术。18年来他每天5点多钟起床,为孩子按摩,送孩子上学时不仅要送到学校,还要送到教室、送到座位上。18年不论春夏秋冬,不论风吹雨打他从没有间断过。

4. 赵桂荣

赵桂荣,女,63岁,上街区峡窝镇魏岗村人,她结婚40多年来,含辛茹苦,侍奉孝敬体弱多病的婆婆,在丈夫去世后的十多年来依然不离不弃,用一片孝心默默地为不幸的家庭撑起了一片天。1992年,赵桂荣的大哥病重住院花去了家中全部积蓄也没看好,婆婆也因大儿子的去世,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而卧病不起。从此,赵桂荣既要帮助丈夫料理小加工厂,又要照顾婆婆生活,还要兼顾两个女儿的学习。后来,婆婆又患上了老年痴呆,到处乱跑,赵桂荣既要照顾婆婆的吃喝,又要顾及她的出行。2003年,丈夫因劳累过度而病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赵桂荣没有被困境所吓倒。在这个破碎的家庭里,她选择了不离不弃,始终不渝,谢绝了亲朋好友劝她改嫁的心意。赵桂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婆婆大半生,她的事迹深深感动着乡邻们。

5. 薛新会

薛新会,女,41岁,金光路办事处贾陈村村民。2004年,薛新会丈夫的哥哥刘建喜因病去世,留下唯一一个抱养的不到两岁的儿子,此时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薛新会作为孩子临时的监护人,坚持承担起抚养的责任。2006年丈夫得了尿毒症,几次治疗后,花光了家里积蓄。2007年公公去世,2009年丈夫病逝,此时家里欠外债达20多万,还要照顾一位80多岁的婆婆、3个孩子,经济负担全部压到36岁的薛新会一个人肩上。为了挣钱养家,她起早贪黑,一心一意照料婆婆和3个孩子。在她的辛勤付出下,孩子们都健康成长,两个大儿子已经都上小学了,最小的儿子也5岁了。薛新会,一个普通农家妇女,面对不幸,她勇敢承担,不离不弃;对待老人,她百般孝敬,尽心尽责。她普通而不平常的事迹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妇女那种勤劳、坚韧、善良的优秀品质。

6. 郝玉萍

郝玉萍,女,66岁,家住登封市送表矿区东送表村。1968年,郝玉萍和同村的栗文兴结婚。可这个家庭却充满不幸:婆婆有病,一个10岁的弟弟双目失明,一个16岁的妹妹双眼也几乎看不见东西,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需要照顾,全家七八口人的生计全靠公公和丈夫劳作。郝玉萍没有放弃,结婚45年来,郝玉萍像个陀螺不停地转,支撑着这个家庭,先后送走了奶奶、公婆和妹妹,给家里娶了一个弟媳、两个媳妇、一个外甥媳妇,帮助一个妹妹、一个闺女、一个外甥女结婚成家,迎来了7个孙子孙女出生。每件事她都冲在第一线,操心劳力已经成为习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孩子们把郝玉萍的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个个尊老爱幼、积极向上,如今两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意,孙子孙女们健康成长,一家人和睦幸福。

7. 赵荣丽

赵荣丽,女,18岁,家住登封市徐庄镇徐庄村,是刚刚参加完高考的一名学生。年仅18岁的赵荣丽家庭情况很特殊,她的妈妈患有重度智力障碍,哥哥右眼先天性失明,她的父亲和奶奶便成了全家人的支柱。可是,2013年的两场变故,彻底打垮了这个本就不幸的家庭。年逾八十的奶奶左腿骨折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父亲突发脑梗塞住院抢救。两个家庭支柱相继倒下,并未让赵荣丽胆怯,她一有空,就会到卫生院,帮爸爸按摩洗脸,陪爸爸说话,懂事的她知道奶奶喜欢吃坚果,每次回来都会买一些,细心的她还为奶奶买了一个可以放在床上的小桌子,方便奶奶吃饭。赵荣丽在这样贫困的家庭环境里长大,并没有怨天尤人,她学会独立生活和学习,自己下地干活,割麦子、种玉米,同村的人都夸赵荣丽是既孝顺又懂事的孩子,夸奖她的坚强和独立。2014年春节后不久,赵荣丽的事迹被《郑州晚报》和登封电视台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好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

8. 王秀菊

王秀菊,女,61岁,新密市大隗镇陈庄村村民。同村的聋哑老人李宗昌今年78岁,3岁时成为孤儿的他被该村王秀菊的姥姥收留。此后,在王秀菊的姥姥、母亲、王秀菊本人、王秀菊子女四代人相继照料下,李宗昌老人已幸福地生活了70余载。谈及这70余年的不离不弃,50多岁的王秀菊淡淡地说,这是一代一代的相继托付,我必须尽力去做。 谈及李宗昌的以后,王秀菊坚定地说,母亲临终前的托付她自然会尽力去做,给他养老送终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自己能坚持一天,就会照顾他一天。即使有一天她力不从心也不怕,因为这个接力棒她的儿子和媳妇已经接下了。

9. 马 英

马英,女,63岁,家住环翠峪风景区杏花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她淳朴善良,多年来细心照顾年迈多病的婆婆,抚养两个呆滞弟弟的感人事迹在村里村外传为佳话。2006年,马英的丈夫因病去世后,照顾婆婆和抚养两个呆滞弟弟的繁重事务就都落在了马英的身上。面对家庭的这种灾难性打击,马英毫无怨言,主动地挑起家庭的重担。婆婆去世后,马英对两个呆滞的弟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他们做饭、洗衣、理发。两个弟弟饭量大,马英做一顿的饭,其他人家能吃上两三天,但她毫无怨言,保证两个弟弟每顿都能吃好。马英就是在这平凡的生活中用她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的传统美德。

10. 杜淑先

杜淑先,女,47岁,新郑市城关乡人。2004年,杜淑先的公公突发脑溢血而导致全身瘫痪,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丈夫因常年在外打工赚钱养家,她便扛起了照顾公公的重担,这一晃就是10年多。杜淑先每天天一亮,她就起床,煮好早饭,先盛到碗里凉着,然后再到公公床前喊醒公公,检查有没有尿床,然后帮公公换裤子、换尿布、洗脸,整理房间,给公公喂饭、喂药。为了防止夜里没来得及给公公把尿,担心公公尿床,她特意纳了几个小棉垫,精心照料可见一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杜淑先的一举一动,深深地感染着她的几个孩子。由于她的身教言传,儿子女儿都非常懂事,孝敬爷爷,从不嫌弃。杜淑先,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朴实的微笑和无私的付出,用自己的爱谱写着生命的赞歌。

第三届郑州市道德模范

选 票

助人为乐类 见义勇为类 诚实守信类 敬业奉献类 孝老爱亲类

朱永红 ○

任 彬 ○

严红兵 ○

赵桂荣 ○

薛新会 ○

郝玉萍 ○

赵荣丽 ○

王秀菊 ○

马 英 ○

杜淑先 ○

牛振西 ○

宋 扬 ○

康芙蓉 ○

岳振坤 ○

王金宽 ○

张汉良 ○

薛让妮 ○

刘运章 ○

冯金良 ○

边须海 ○

张周涛 ○

石海莉 ○

王国胜 ○

刘艳凯

朱雨乐

陈忠显 ○

王明顺 ○

王洪宙 ○

张亚楠 ○

王西广 ○

李文斌 ○

刘凤琴 ○

韩跃军 ○

张鸿升 ○

陈怀军 ○

张振英 ○

张建德 ○

花书增 ○

朱肖云 ○

闫 岚 ○

周国荣 ○

张美荣 ○

顾国荣 ○

刘 征 ○

许根佑 ○

刘广坛 ○

刘恒亮 ○

关 骊 ○

李 瑾 ○

侯书营 ○

乔宗旺 ○

投票人姓名: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第三届

郑州市道德模范评选

投票规则

1.投票时间为2014年11月24日至11月30日。

2.投票范围为主办方公布的第三届郑州市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共50名。

3.参与投票的群众须从郑州日报公布的每一类道德模范候选人中选出3人,用黑色或蓝色水笔将选票上相应的圆圈涂黑(多选或少选均视为无效票),将填好的选票剪下,写清楚投票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详细通信地址,贴在信封背面(复印票、信封内票无效),寄至市文明办(地址: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26号伊河大厦1406室,邮编:450007)。

4.充分尊重公众意愿,严格遵守投票秩序。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形式为道德模范候选人拉票,欢迎各界群众和社会舆论予以监督、举报,一经发现并查实,取消该候选人评选资格。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