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秋叶
《你若懂我
该有多好》
公允之心
萧红萧军的两地书
人生之秋
古塔之王——嵩岳寺塔
坟上村
qhq4b4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萧红萧军的两地书

郭良正

在《萧红散文》一书中,收录了萧红写给萧军的42封信。

1932年萧红和萧军生活在一起,两人生活困窘,相依为命,但也不乏耳鬓厮磨的温馨情调。锅碗瓢勺的四年碰撞,生活还是出现了裂痕,为了重归于好,萧红用暂别方式来打破已出现的僵局。1936年7月16日萧红毅然离开上海,只身东渡日本,于是,便有了海峡两岸常来常往的飞鸿。

在日本的萧红,还是以写作为主,兼学短训班性质的日语。虽远在异国,念念不忘的还是有四年夫妻生活的萧军,从信里只言片语看得清楚明了。

第一封信从船上寄往上海,到东京后,二、三封信从东京寄往上海,四至二十封从东京寄往青岛,二十一至三十五封从东京寄往上海,三十六至四十二封从北京寄往上海,从中可以看出两人的生活足迹。

信的抬头,分别称萧军为:君先生、均、军或三郎,其中用君先生1例,用均23例,用军10例,用三郎8例。

第一封“君先生”用的有点苦辣酸甜,欲言又止,无论有何纠葛,都不能遮掩以往的曾经亲情,还是洋洋洒洒的来诉说别后之苦,别后牵挂,以及远隔重洋的感情寄托。

后面用的均、军都是萧军的笔名,或笔名同音字,而用三郎,则是萧军另一个笔名。萧军原名刘鸿霖,曾用名刘吟飞、刘羽捷、刘蔚天、刘毓竹;笔名除“萧军”外,还有酡颜三郎、田军、三郎等,于是,称萧军为“三郎”,既是以示萧军,里面还有“我的三郎”的爱称之意。

萧红在信末落款则是莹、吟上、萧上、吟、荣子、小鹅、红,其中莹8例,吟上1例 ,萧上1例,吟13例,荣子15例,小鹅3例,红1例。

萧红其实也是这位才女的笔名,她原名张廼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等,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分析一下萧红在信后自称:莹,自然是本名,一个字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吟上,笔名后面一个字,简单明了,外加个上字,对对方有敬重之意。萧上,是笔名前一个字,加“上”,与“吟上”义同。荣子来源于她的乳名荣华,这里用“荣子”特别多,表现对童年富裕生活回顾,也是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小鹅则是萧军给她起的外号爱称,既然萧军喜欢这样称呼,倒不如自己以此撒娇几次。笔名与原名互用,里面肯定有区别,为什么,只有他两人知道了。

这种以隔离修复感情的方式,只能是短期行为,尽管萧军多次给萧红寄钱物,尽管萧红多次提醒让萧军保重身体等体贴入微的交流,但最终未能挽回两人感情,只落得劳燕分飞,1938年4月,萧红投入到了端木蕻良的怀抱。

萧军说,萧红萧军两个笔名合在一起寓意是 “小小红军”。两人分手后,各自在文学上依然成绩斐然,但笔名与原意相去甚远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