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寒风中 建业开始冬训
艺术家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郑开马拉松诚邀学子采访赛事
“笔尖公益”
用文字温暖山里的孩子
杨楠:建业不拼钱 只求稳定发展
宁泽涛今日亮相50米自由泳
河南男排迎来“冲八”关键战
wwjj4c5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艺术家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

本报记者 秦 华 通讯员 张海龙 文/图

著名导演张艺谋曾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的历史,不能不谈赵季平。他代表了这一阶段的电影音乐,他是这一时期的里程碑和巨匠。”从“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从电影《红高粱》《霸王别姬》到电视剧《大宅门》《乔家大院》《三国》,“乐坛神笔”赵季平几乎总能让自己的作品与那些电影大片一样生动,令人“过耳不忘”。

昨日,由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省音乐家协会承办的“乐坛神笔赵季平”——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民族管弦乐、影视作品音乐会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赵季平音乐讲座在我市举行。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如何看待目前河南音乐的发展?影视创作日益繁荣,影视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发展现状如何?记者昨日采访了赵季平。

河南音乐充满活力

“之所以把电视剧的音乐变成音乐会作品,变成了乐队演出,也是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领略到音乐的魅力。”赵季平说,昨晚的音乐会在选曲上十分讲究,为听众献上《大宅门》《乔家大院》等大家耳熟能详、风格各异的曲目,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代表作。

这次与河南民族乐团的合作令赵季平印象深刻:“这个团队年轻而富有活力,我为它打80分,还有20分的提升空间。”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一直非常关注河南音乐的发展,河南音乐近些年有长足的进步,还有一种非常好的发展势头。民族乐团、交响乐团等乐团发展很快,而且还有自己原创的东西,希望河南音乐能保持这种势头继续前进。

勾出影视的灵魂

中国的赵季平、日本的久石让……这些知名作曲家的配乐使得影视真正成为视听的艺术。作为国内影视音乐的大腕,赵季平有哪些创作感悟与大家分享?“影视音乐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特别是在影视创作繁荣的当下,影视音乐已经越来越受到观众重视。”赵季平说,影视音乐与纯音乐不同,它受画面、表现内容等的制约,在戏中往往是片段式的、不完整的,而纯音乐作品作曲家是主导,有更多的创作自由。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音乐空间里表达自我?纵观赵季平的作品,会发现他把京剧、豫剧、唢呐这些传统文化元素都运用到了音乐中,总是令人眼前一亮。赵季平说,影视音乐应该与影视本身相契合,比如《好汉歌》就应该运用山东音乐的元素,《大宅门》就加入了京剧的元素,“作曲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母语,要有自己的根,同时在平时的采风中还要多了解当地的语言,这样创作的影视音乐才能勾出影视的灵魂。”

遗憾的是,现在影视创作虽繁荣,但是许多影视音乐已经变得可有可无,“现在有些制作方有问题,前期给演员高片酬,到后期就压缩开支,使得音乐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赵季平说。

人民就是源头活水

赵季平还回顾了当年被称为“瞎胡闹”的创作是如何成功的。1983年,他和张艺谋、陈凯歌一起去陕北,听了一晚的陕北民歌,由此创作出著名电影音乐《黄土地》,此后,他创作的《红高粱》《霸王别姬》《活着》《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电影音乐无一不是从深入民间挖掘而来的灵感。

在赵季平看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们当下创作中缺少的,模仿的东西太多,那从哪里“充电”?赵季平说,人民就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绝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怎样深入生活呢?“不仅人要到,还有心到,感情到,身、心、情缺一不可,切实理解了百姓朴实平静的生活,这样才能创作出受群众认可的好作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