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传达宽容正能量
老唱将也有新态度
郑恺演“小时候的张一白”
电视文艺策划人
郑州师院话“创意”
豫剧《家园》献演绿城
话剧,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话剧,
高票价成“拦路虎”剧目水准参差不齐演出场所待增加
《梅兰芳》绿城上演
由省话剧艺术中心创排的《红旗渠》摘得我省第一个话剧界“文华大奖”

想说爱你不容易

——郑州话剧市场调查之二

本报记者 左丽慧 秦华 杨丽萍 文 李焱 图

一方面是观众“喜欢看话剧”,另一方面却是话剧市场遇名剧明星火爆,或遇“无名”剧萧条的“冰火两重天”,郑州话剧市场为何会出现目前的状况、又存在哪些问题?本报记者连续走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和观众。

消费习惯待培养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李利宏认为,长期以来,河南的演出市场,包括话剧市场在内,都不太景气,因为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哪兴看演出花钱”,即使是有消费能力的观众,也大都不乐意自己花钱买票,而是把有人送票看成是一件“有面子”的事。

河南省话剧艺术中心主任赵新宝也说,郑州正处于培养话剧观众的阶段,虽然郑州上演的不少话剧演出都推出了百元以下的特价票,但还是有不少人希望能免费观看。

与观众消费习惯相对应的是,不少引进到郑州的话剧演出也存在以营利为目的的“一锤子买卖”。“有的文化公司也会引进话剧演出,但场地是临时租的,对引进剧目的选择也是以吸引观众、营利为目的,而不是对当地话剧市场的培育、对观众的引导出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如此说。

高票价成“拦路虎”

与票价相对低廉的电影票相比,不少话剧演出的票价都在百元以上,这成为不少观众不愿走进剧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郑州话剧的演出成本较高,导致票价相应较高,这是二线城市话剧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河南象剧场(院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超说,这是话剧市场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题。

市民王女士说:“看话剧对我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消费,除非是像《茶馆》《老舍五则》这样有很多老戏骨参演的经典话剧,我们会买票去剧院观看,看其他的话剧我觉得还不如看几场电影。”与王女士想法一致的李先生说:“郑州的话剧演出低价票一早就卖完了,高价票对我这个工薪阶层来说又太贵,如果能像影院一样偶尔半价、打折就好了。”市民潘女士则直接把是否自己买票观看话剧的标准定在了“票价100元以下”。

“作为文化休闲活动,话剧肯定不是看一场就完的,如果票价在百元以上,普通工薪阶层还真消费不起。”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河南艺术中心的话剧演出也有30元、50元的低价票,象剧场也推出了“百万门票文化惠民”活动,但这对仍在培育中的郑州话剧市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剧目水准参差不齐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郑州市的话剧演出剧目多以经典话剧、现代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些非主流爆笑话剧,演出阵容、水准不一,也导致了不少观众对话剧演出市场整体印象不佳。

李明超告诉记者,郑州话剧能够凸显本土原创特色的剧目较少,而在剧目、营销方式等方面,又缺乏创意,整体制作、营销水平较低。

“我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看过一场《疯狂思密达》,说实话我不喜欢那样的纯娱乐的话剧。”市民马女士表示,这样的“爆笑话剧”非常粗俗甚至低俗,一味迎合部分观众休闲放松的低级趣味,对整体话剧观众的培养并无好处。

针对目前话剧演出中剧目存在的问题,保利剧院河南公司营销中心主任周仁涛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应该多引进一些符合当下主流、正能量的剧目。把最好的、原汁原味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话剧引进郑州,让市民能够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话剧剧目,而不应该为了票房才去引进某些话剧。”

演出场所待增加

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相较于北京、上海等城市,我市的话剧演出场所较少,河南艺术中心和河南人民大会堂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话剧演出。随着象剧场的投入运营,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观,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市话剧演出场所缺失的尴尬局面。

据了解,目前我市的主要话剧演出场所是河南艺术中心和郑州艺术宫·象剧场以及省人民会堂,还没有一个专业的话剧演出场所,甚至连我省唯一的专业话剧院团——河南省话剧艺术中心也不例外。

“受话剧演出场所分布限制和场地限制,市民更乐于接受相对便捷的其他娱乐方式,也影响了话剧市场的扩大。”周仁涛认为,若将整个话剧市场培育起来,目前郑州市的话剧演出场所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市民需要的,“河南人口众多,郑州市作为省会,喜欢话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市民将会越来越多,所以话剧发展的空间十分充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