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时尚消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藏宝阁
裕达国贸举行圣诞亮灯仪式
特别活动
行业资讯
零售巨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零售巨头
二问:
零售“小时代”是否到来 三问:
进军便利店能否成功

挺进便利店

本报记者 武 姣

三问

抢占市场份额做“大而全”还是“小而美”?几大零售巨头不约而同选择后者。近日,家乐福在中国经营20年后首次在上海开设便利店,麦德龙也在上海开设 “合麦家”便利店,同时,大润发的便利店也即将开业。

零售巨头在版图扩张的路上纷纷“瘦身”,大店变小店的行为引起广泛关注,甚至有评论说进军便利店可能成为连锁超市最后的自救机会。那么,零售巨头缘何布局便利店市场?零售业要进入“小时代”了吗?

一问:

布局便利店原因几何

不再继续扩张大卖场,而是看中便利店领域,零售巨头此举绝非头脑发热。家乐福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唐嘉年强调:“任何一种零售业态都不会消亡,据法国最新统计显示,便利店的方式在欧洲效果最好,增长最快,三分之一的折扣店业态已经转向便利店模式。”

“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市场不缺大卖场,而且现在大的商业楼盘不好找,再新开一家大卖场成本高、投入大。”永辉超市河南大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便利店更加深入老百姓的生活,和大卖场相比操作起来要求较低,零售巨头选择便利店业态也是想实现差异化经营。

目前,零售行业整体增长放缓,加上持续上涨的地价、租金、人力成本,以及电子商务的冲击,大卖场的经营压力随之增长,去年以来已有不少品牌亏损、关店。为了挽回利润,商家在寻找大卖场之外新的增长点。

分析人士认为,几大零售巨头扎堆挺进便利店是看准其中商机,一方面保证大卖场正常经营情况下,争取多业态同步进行,通过争夺市场份额降低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则是顺应市场形势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二问:

零售“小时代”是否到来

商家普遍认为,大卖场业态在一二线城市已步履维艰,动辄两三万平方米的大卖场只能趋向城市边缘或三四线城市,这是不可回避的市场规律,于是,以便利店为代表的“小而美”超市陆续被纳入部分商家的开店计划中。

“在生活节奏特别快的城市,上班族可以在等车的片刻在便利店买个热包子吃,但是少有选择去大卖场,排队结账就要耗很长的时间。”河南世纪联华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涛告诉记者,无论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讲,还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方便,便利店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家门口如果有一家不错的便利店,比如买包子、买瓶酱油之类的就不用跑到超市了。虽然消费者定期去趟大卖场的习惯不会改变,但便利店的灵活度和个性化使其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大商金博大优生活超市总经理李园园说。

零售专家表示,有着社区化特点的便利店会越来越多,越开越专业,零售超市将迎来“小时代”,小型化超市趋势渐显。可以想见,随着便利店的数量与日俱增,这一业态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问:

进军便利店能否成功

对于家乐福、麦德龙、大润发开拓便利店市场能否成功,业内褒贬不一。质疑点多在于核心竞争力是否突出?物流货源是否达到一定水平?试水便利店是否只是噱头为赚次“吆喝”?

毋庸置疑,相对大卖场模式,便利店坪效高、物业压力小,受到不少资本的热捧,但便利店操作起来并非看起来那么容易,同样挑战大于机遇,存在一定风险。

“投资便利店也需要花费时间、精力、财力,你的定位是什么?进入市场后还要主打什么样的概念。”在崔涛看来,便利店本来就是与大卖场共存的业态,谁也不会取代谁,经营便利店仍需考虑诸多因素,否则结果就可能变成未知数。

“他们也可能是将市场布点拓展至社区,也可能为下一步电商做准备,线下线上结合。也可能是为消费者新增的一个取货点。”崔涛说。

业内人士认为,便利店如不能开进社区难以真正达到便利,而且便利店的经营成本也在上涨;同时,便利店的服务很重要,是否能强化客户体验,比如休息区、就餐等;是否延伸电商,线下线上融合;是否与社区类服务项目配套等,都是制约成功与否的关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