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四桥一路11根桥柱现裂纹
正抢修加固下月10日完工
航空港区面向全区招聘
20名劳保监察协管员
今年全省“关爱行动”
为4.6万女职工解忧
选拔百名技校教师
组团赴德学习技能
施工方法如何申报评审
我省颁布工程管理细则
中牟政务服务中心当上“全国标兵”
热腾腾冬至饺子送给环卫工
郑州探索让农民带“土”转移
郑州航空港开建我国内陆
首个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科学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科学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未来之路更宽广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石大东 陈锋 王继兵

(上接一版)通过三年努力,一大批急需的道路工程、市政设施工程落地建设,一大批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一大批产业项目顺利实施。

三年来,郑州紧扣历史律动,契合全国、全省发展,不断推出新亮点,制造新惊喜,增强了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自信。

这份自信,有着令人信服、令人自豪的底气,激活了一座城市!

轨道交通一号线通车、三环快速化竣工、陇海路高架进展顺利,这是郑州城建史上的传奇,有力地助推了城市建设进程,极大地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

回首三年,还有很多这样的传奇!

高远目标激发干事激情

九万里风鹏正举。

郑州要弯道超车,把发展推向新高度,就要牢固树立“不怕干不成、就怕想不到”的信念,始终保持敢与强的比、敢与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与快的赛的胆略和智慧。

循着三年的演进轨迹与发展脉络,可以清晰地看到那点滴之中的积淀,那偶然之中的必然。

这种必然,源于全民参与热情。

三年来,郑州围绕“干什么、在哪干、干成啥”,梳理出郑州都市区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制定了郑州都市区三年行动计划以及今后五年提升规划、三年提升计划,理清了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的方法路径。

这样的发展目标与中央精神、省委部署高度一致,符合郑州实际,符合郑州人民利益,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认同,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年,我们一路走来,有过坎坷,有过困惑。

三年来的实践及成效证明,郑州的发展思路和一系列做法,符合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是推进郑州发展的现实选择和科学决策。

三年来,不少干部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不等不靠,用“晚干不如早干”“小干不如大干”的思想和行动,积极主动,创造性推进工作,在实干中逐渐形成全球化视野和互联网思维。

一支能干事、会干事,顶得上去、沉得下去,挥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干部队伍逐渐强大。

群众更是切实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是在为郑州发展谋事干事,看到了破解交通拥堵、居住环境、社会就业等发展难题的愿景,看到了城市形象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形成了群众拥护发展的社会氛围。

回眸三年历程,郑州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办了是一件件“大事”、一件件“喜事”、一件件“实事”。

“大事”不乱,“喜事”不断,“实事”不空,郑州呈现出更好的发展趋势、更好的发展态势、更好的发展气势!

一路走来,成果已融入郑州人集体记忆,我们能够见证这“三年”,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何其有幸!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提出了人民群众“七个更”新期盼,即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按照中央“七个更”的要求和百姓期盼,主动融合河南发展的总坐标、总方略,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明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方向:围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抓改革创新、强投资开放、促结构转型、求民生改善,着力推进“三大主体”工作上台阶,提升发展层次、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享受到改革发展和城市建设成果,为郑州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委总体发展思路的正确引领下,郑州人民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您将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片新天地,您将看到的,还有强大的复兴意志、强大的凝聚力、强大的自信心!

精彩永远在前方,我们永远在路上。

郑州已经迈开大步今后将继续迈开大步,走在越来越宽广的康庄大道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