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专项检查娱乐场所消防安全
购书中心开工建设
强化基层服务惠民生
惠济区中小学传唱核心价值观
管城取缔40家
占道经营商户
西大街办事处
建创文长效机制
金水女同胞 展文明和谐
一面“提神醒脑”的镜子
芦爱玲:民间艺术的传播者
三叶草: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面“提神醒脑”的镜子
——二七区《每周一鉴》廉政短信发送100期纪实

本报记者 安群英 通讯员 黄敏珠

“廉自办吗?你好,我是大学路办事处的,我们主任的手机号换了,他特意交代我跟你们联系,把他的手机号登记到你们的《每周一鉴》短信系统……”

“咱们最近几期的《每周一鉴》能再发给我下吗?我们领导准备在下周例会上集中传达一下……”

从2013年2月6日编发第一期开始,二七区纪委监察局《每周一鉴》已经100期了。一件看似细小的工作,通过经年累月每周一次的坚持,收到了越来越大的反响。这种“零距离、常态化”的提醒,全区党员干部感慨地说:“廉政短信成了随身携带的 廉政‘小课堂’、 随身‘小镜子’、治病‘小药方’免疫‘预防针’……”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在二七区民政局周一工作例会上,局长苏连成读着手机上的《每周一鉴》短信内容,台下的干部职工认真聆听,仔细记录。今年以来,《每周一鉴》陆续走入了许多单位的周一例会或中心组学习,成了一节节“廉政小课堂”,此外,许多单位还将短信内容再次转发至所有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醒教育,也成了活生生的廉政“小教材”。

《每周一鉴》逐渐被看作是二七区党员领导干部手机中的一面“小镜子”,在出现问题之前及时“对照”一下,以防病于未然。今年5月,区法院准备组织业务繁忙部门的干部职工外出学习培训作为奖励照顾,正在办理外出手续的过程中,法院的几个领导收到了当期的《每周一鉴》短信,内容恰巧是青岛市对于公款旅游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问题的通报,区法院迅速召开班子会就短信内容和外出考察一事进行了讨论,觉得选择的地点有“放松”之嫌,决定叫停此次外出安排。

《每周一鉴》也成了治病“小药方”,在刚刚出现症状的时候可以立即“止痒消炎”。今年1月,某单位赶着节前为全单位干部职工每人发放了数额不等的超市购物卡,发下去没多久,“赤壁市第十局节日期间乱发物资补助,局长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和行政记过处分”的提醒短信就发了,看到这一短信,单位领导立即召开全体会议进行了传达,并要求干部职工们将购物卡全部交回。

在近期的全区村委会换届过程中,区纪委收到的有关举报情况较之以往明显下降,10月份省委巡视组在郑州市巡视期间发现的违反“八项规定”方面的案件线索,二七区为零,这些现象表明《每周一鉴》廉政短信的“预防针”作用越来越明显。

2013年2月6日发出第一条短信,当时的接受面只有全区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不足200人。2014年10月,在各单位的纷纷要求下,二七区纪委将发送面扩大至全区所有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每周一鉴》这面镜子越来越“亮”。

“100期了,路咋延伸?”二七区纪委召开了座谈会。纪委书记张全金表示,区纪委要在坚持不懈基础上不断创新,让廉政短信发挥对全区党员干部长效“提神醒脑”的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