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荥阳第三污水处理厂
主体工程建设完工
新郑推行“五单一网”制度改革
150多位聋人巩义相亲
登封“农事周结”工作法入选
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
河西钱氏 诗书传家
蔬菜标准园 惠农在田间
阳光村务网让群众心里亮堂
“中牟交警”微信获
省“政务十大双微”称号
巩义北庄村党支部书记
当选“河南最美村官”
巩义市产业集聚区
9个招商项目开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西钱氏 诗书传家
钱氏家族老宅。
清代续修的钱氏族谱。
钱氏家族捐建的超化寨。

本报记者 张 立 文/图

明朝初年,山西洪洞钱姓奉旨迁往密县,在千年古寺超化寺西北、洧水西岸繁衍生息,后名河西村。12月11日,新密市超化镇河西村村委会大楼内,70多岁的钱金财老人拿出一套《钱氏家谱》,向记者讲述钱氏家族在河西村数百年的岁月沧桑。

“诗书传家,不乐仕途”是河西钱家家风。据钱氏族谱记载,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期,钱氏家族考取生员(秀才)90名、贡生8名、监生74名、太学生及处士134名、举人3名,整个家族346人有学位,其中7人任过教授、教谕、训导职位。这对于一个人口至今不过1000多人的小山村来说,已经是举国罕见的奇迹。而钱氏家族不求功名仕途,一心读书为文的传承,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

钱氏家风的形成,与钱家名人钱佳选有很大关系。钱佳选生活在明末清初,幼时聪明过人,10岁能诗赋,博通经史,写出的文章经常令家中年长者惊叹。后不乐仕途,一心钻研程朱理学,并深刻领悟其要旨,著书立说,成为当时中州名士,当时全国研究理学者以结交他为快,在他的带动下,超化成为当时国内著名理学研究中心。在他的影响下,钱氏家族重视教育,诗书传家,整个家族读书风气浓厚,几乎人人都会吟诗赋词,涌现出一大批名满天下的诗人,钱氏家族编辑各类诗集、文集、札记数百卷。

生于1731年的钱九韶是钱氏家族又一名人。他早年写的《芦花》诗,被当时的文人交口称赞,由此诗名远播,人称“钱芦花”,其名号京师名人无不知晓。钱九韶少年时,家境贫寒,但他十分孝敬父母,常不离开父母身边,是远近闻名的孝子。父母去世后,他到大梁书院拜师学习,后来学有成就,曾在大梁书院教学,其学生有的高中进士,有的成为当时有影响的学者。

钱九韶的同族兄弟钱青简,是当时闻名全国的少年奇才。据史料记载,此人天生对诗文有特殊的爱好。自小每日手不释卷,而且凡是读过的书,多数都能背诵。7岁就通读《五经》,9岁能赋诗答对。13岁考入政府所办的学校。他常年在家读书,几乎不出家门,一年除夕夜,他写下:喧传柏洒人辞岁,静对梅花我闭门。

青简小小年纪,其诗就包藏古今,为当时社会名人赞赏。他的诗《讲武门》:战败蚩尤犒旅徒,云岩深洞葬兵符。千秋永罢干戈事,蔓草寒烟锁阵图。诗中用优美的文句描绘了轩辕黄帝在密县云岩宫练兵演习八阵图,战胜蚩尤的故事,脍炙人口,成为千古名句。可惜,这位年少英才,刚过18岁就因病去世,世人十分惋惜。其同族兄钱九韶为表达哀思,连写四首诗,《哭史章弟》、《再哭史章二首》、《三哭史章》。青简死前,嘱托钱九韶保存好自己的诗书。九韶将其诗文编辑成《东溪诗草》留世,后来,清代《中州诗抄》也收录了青简的诗文,广为后人传诵。

钱氏家族不仅诗书传家,而且乐善好施,为附近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据史书记载,明末清初,全国刀兵四起,民不聊生。为躲避战乱之苦,钱标捐出其在洧水河边200亩高地,并组织附近相邻建成超化寨,无数百姓在此寨的保护下免受刀兵之苦。

时至今日,钱氏家族重学之风依然未变,仅在新密境内,就有数百人考入大学。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