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菊庵长老塔
连 载
乡野记
旋花飞舞
圣境流水(国画) 田均清
友善是一盏灯
《大国关系》
记住·忘记·想起
半开笑口(国画) 张毅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旋花飞舞

王琳宝

春末夏初,金子般的阳光殷勤地从天空投射下来,大地日益生机盎然。故乡像一副青绿山水,被无形的自然之手信笔勾画皴染,一天天愈发丰满而富有层次。这时乡野沟坡、溪边草丛,翡翠般的旋花便极力舒展秧蔓,悄然从细叶间吐出一盏盏粉白浅红,蝴蝶似地随风飞舞,让寂静的黄土地充满灵动之韵。

旋花俗称打碗花,乡野里随处可见。她当春绿意葳蕤,5~7月进入盛花期,8~10月亦花亦实,冬季地表秧蔓枯死,但地下根部依然存活。旋花虽犹如草芥,却也素面清秀,惹人喜爱。那青翠欲滴的秧蔓,状若杯盏的花朵,还有谦卑匍匐的身姿,在我童年的天真心底,是既入得众目,又耐得世俗的。因为她乐与禾草为伍,好与农人结邻,不嫌薄土贫瘠,从不艳羡名园奇葩的富丽堂皇,始终固守着乡村的一方恬静。

从初春到深秋,旋花的清秀身影触目可见。她生命力极强,即使秧蔓和根部被刈断,照样能萌发新苗。她的秧蔓和根须富含淀粉,是牛羊最喜爱吃的青饲,也是小伙伴儿割草的首选之物。记得儿时大人们说,小孩不能折掐此花,否则要打碗摔碟。那时我就将信将疑,谁家的小孩不打碗,割草掐花怎会和打碗扯上干系?或许是对懵懂少年潜意识里的爱花护绿教育吧!

其实,草根出身的旋花,不但名见经传,而且历史久远。翻开《诗经·小雅》,吟诵“我行其野,言采其葍”的句子,我仿佛透过时光的尘埃,瞧见她素面朝天的影子:有位弃妇踽踽独行,悲泪双流,一咏三叹,一边感慨自己不幸的今日,一边追忆夫妇同采旋花的往昔……霎时我便不忍卒读,泪眼迷离,一股透骨入髓的酸楚袭上心头。

旋花如俗世之人,亦有悲欢离合。她并不总是和悲哀的宿命结伴而行,也曾在中国古建彩绘中大红大紫。旋子彩画多用于坛庙寺院,如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的蓟县独乐寺,其梁枋上即有椭圆形的旋花图案。苏式彩画将旋花描绘在园林的亭台楼榭或富家豪宅之上,以示清俊幽雅和平安祥和。和玺彩画更是登堂入室,在皇家宫殿建筑上大放异彩,将草根之花的美丽炫耀到极致。北宋李诫《营造法式》第14卷彩画部分就有旋花的丽影,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亦言旋花有“益气续筋”之效,甚或清代《芥子园画谱》里也洋溢着旋花科牵牛花的清香……

每逢归乡省亲,看见迎风摇曳的美丽旋花,游子的几许乡愁和一路劳顿便会悄然尽释。我知道无论千里万里,无论成功或是落寞,那氤氲在少年梦里的旋花芳香,永远也不会弥散。乡野上盛开的一朵朵旋花,就像一尊尊斟满美酒亲情的青花瓷杯盏,让八方游子闻香沉醉。因为他们会循着旋花的秧蔓,找回童年的七彩梦幻,找到自己的血脉之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