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共筑高架梦 上一版3  4下一版
舍小家顾大局
全民参与共铸陇海“长龙”
辛苦劳作 奋战一线
郑州铁路局显“铁军”本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辛苦劳作 奋战一线
郑州铁路局显“铁军”本色

辛苦劳作 奋战一线

郑州铁路局显“铁军”本色

本报记者 聂春洁 文 宋晔 图

随着陇海路上跨京广铁路、陇海铁路、下穿铁路高铁线等工程的开工建设,郑州铁路局上下变得异常忙碌,因施工地理位置十分特殊,郑州铁路局用最具创新的精神和最精心、科学的施工工艺,让陇海路的上空逐渐显露出美丽的倩影。

郑州铁路局建设管理处处长兼工程管理所所长 李晋

为了一个承诺

“进场之初,我们向政府做出过承诺,要在年底前把路交给市民,为了这个承诺我们可以说已竭尽全力,现在终于能松口气了。”李晋说。郑州铁路局工程管理所承建的是庆丰街至一马路之间路段,跨越京广、陇海两条铁路线,既有客运线也有货运线,施工难度可想而知。由于跨铁路施工方案迟迟不能获批,项目部入场时间比其他工段整整晚了7个月,原本18个月的工期,被压缩至8个月,但为了早日还方便于市民,项目部还在郑重做出了“年底竣工”的承诺。李晋说,为了这句承诺,项目部上上下下都铆足了劲,管理人员全部吃住在工地,不分昼夜、埋头苦干。

该标段除了施工技术要求高,地下密布的管网给施工带来的阻力也是前所未有,“地下管网多,涉及单位广,时间跨度久,仅装机就花了5个多月” 。“跨铁路线顶梁施工,铁路总公司每天只给我们留50分钟时间,多次申请都无法延长,我们只能争分夺秒,用速度抵消时间的不足”。为了如期完工,项目部还多次优化施工方案,李晋举例说,下穿铁路的涵洞,原本计划用预制箱梁顶进方式修建,需用时6个月,经过研究,项目部决定改成在现场浇筑,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这样优化后,可以节省近4个月时间,代价是,我们要在正在行驶火车的轨道下方施工,风险全部自己承担”。

陇海快速路铁路代建段指挥部指挥长 李茂川

桥上攻坚 桥下保通

“不能说因为施工,就完全不考虑群众通行需要。自入场施工伊始,项目部便提出了施工不忘保畅通,从细节入手为群众提供便利。”李茂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口号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留给群众。”

施工需要设围挡,考虑到庆丰街至一马路之间毗邻火车站,人流量大,施工方在围挡设置时间、范围上下苦功夫。“根据需要设围挡,有些地方暂时不施工,那这个围挡就要撤掉,还路给市民,虽然自己多费些事,但给群众提供了便利。” 李茂川说,在围挡设置范围上能少设就少设,“原本只能过一个人的通道,变成一下能过两个人,路上拥堵的时间就会短一些。”

位于一马路与陇海路交叉口的五号涵洞施工初期,路面全部被占用,附近苗圃街、小赵寨的居民只能在工地架体间穿行,人身安全成了大问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施工方四天三夜连续施工,打通涵洞,让周围居民得以安全出行。提到这种涵洞,李茂川非常自豪,五号涵洞是个双层涵洞,下面一层埋在地下,专门用于走管线,“今后所有穿越铁路的管线就有了专用管道,维护起来就方便了”。

陇海快速路铁路代建段指挥部副指挥长兼总工 梁宪昌

一直在与时间赛跑

梁宪昌告诉记者,队伍在接到任务时,就明确了这条指令: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得严格按照确定的工期节点完成。该标段下穿上跨京广、陇海铁路客运线和货运线,属于铁路营业线Ⅱ级施工,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人数最多的时候,桥上有2000多人同时施工。5月份入场,一直到现在,中间经历了炎夏与寒冬,我们一直在与时间赛跑。”梁宪昌说,为了节省时间,施工队伍见缝插针,找缝插针,经常改变工序,采取并行、穿插、交叉施工工序完成施工。

“秋天时连续下雨,天冷,桥上风大,我们买来了厚秋衣裤发给工人,管理人员也一直待在桥上鼓励打气,工人们才能恢复动力。” 梁宪昌说,像这样苦口婆心做工人思想工作的场景,在工地上经常发生,“指挥部人员很少夜里11点之前下桥,工人们待到什么时间,我们陪到什么时间,随时准备处理突发情况,保证施工不间断”。

梁宪昌说,如今按期完成了任务,兑现了承诺,整支队伍如释重负。 “我们的收获是,展现了铁军的实力,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能想方设法去克服,事实也证明,我们也确实克服了这些阻力,同时提高了能力、积累了经验。” 梁宪昌说。

陇海快速路铁路代建段指挥部副指挥长 廖军

肩上扛着最琐碎最麻烦的事

谈起廖军在项目中的贡献,其他人都连连感叹,最琐碎、最辛苦、最麻烦的事都在他肩膀上扛着。“比如说征迁和管线改迁,就是一场拉锯战,光心急没用,你得有耐心。” 廖军说,比如平安招待所的征迁,光找房主找了几个月,“每次打电话人都在外地,逮着机会得赶紧做工作”。

该标段位于闹市区,经过京广路与陇海路交叉口,施工场地狭窄,作业条件有限,交通流量大,保通、保洁、保安全压力可想而知。上面在施工,下面要走人,为了保安全,每个作业点仅负责安全巡视的人就有3至4人。“这些都是计划外的工人,他们的任务就是及时隔离桥下行人车辆,确保施工安全。” 廖军介绍。此外,整个标段还有60多名保洁,30多名保通人员。由于过往大型施工机械多,路面很容易压烂,需要及时清扫、平整。此外,压碎的路面容易产生扬尘,项目部每天安排洒水车辆进行洒水。

该标段地下管网密布,一旦发生损坏,需要立即进行维修。“上个月夜里10点多,自来水管断裂,项目部要求是必须连夜修好,不能影响第二天施工。” 廖军说,情急之下,他请来一位朋友来现场维修,“我在现场陪着,他要什么我找什么,完全修好已经天亮了,没有影响正常开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