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稳有张力 进有所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稳有张力 进有所为
——2014年新郑市经济运行综述
新郑市以华南城为依托,着力建设龙湖商圈。
位于新郑的河南福鑫玻璃有限公司与洛玻集团等企业联合研发生产特种玻璃,占领高端市场。
1月1日,河南瑞泰耐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里度过元旦。
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新购置八条洗烘灌全自动联动生产线,有效减少可见异物,药品质量大大提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图为该公司工人利用自动灯检机检验产品质量。
新郑城市面貌。

本报记者 刘冬 高凯 刘栓阳 文/图

发展之风,吹暖大地,冬日的新郑呈现着不一样的风景。

不久前,我省社科院《河南经济蓝皮书(2015)》正式向社会公布。全国百强县——新郑市锦上添花:在全省108个县(市)中,新郑市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蝉联第一位。

2014年,发展诉求与“三区叠加”的正面相遇,构成了新郑经济新常态。不在速度上纠结,转向质量的提高。新郑市委、市政府早研判、早谋划、早部署,以一揽子力度大、作用实的措施,全力以赴“抓改革、强投资、调结构、求提升”,新常态下努力融入和承接,找到了新增长的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新郑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00.47亿元,同比增长21.2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7.87亿元,同比增长0.6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实现50.12亿元,同比增长31.82%;税收收入完成37.87亿元,同比增长37.12%。

2014年,新郑经济“稳”有张力,“进”有所为,值得品读。

造血——新常态下谋求新作为

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是决策者对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

近几年,新郑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突出“融入”和“承接”,向郑州都市区快速融入,向新兴崛起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快速融入,同时根据独特的区位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承接郑州产业辐射,顺风顺水,成绩斐然。

新郑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439.55亿元增至2013年的525.28亿元,增长22.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1.57亿元增至38.03亿元,增长76.3%;主要工业增加值由263.38亿元增至309.92亿元,增长26.8%。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将趋于平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土地供应日趋紧张、项目推进比较缓慢等自身发展难点较多。

“我们在正视结构性矛盾和困难的同时,必须善于把握发展机遇,坚定发展信心,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在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如是回答。

经济自信既源于对形势的科学判断,更来源于正确的思路和科学的决策。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和航空港实验区建设的全面推进,新郑“三区”叠加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区位交通、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基础优势不断释放。新郑于2014年初谋篇布局临空经济强市建设。

对形势的分析研判,全市上下孜孜求索。去年8月,新郑市召开市委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全市上下的发展信心和进取精神进一步增强:从良好的发展势头、发展成效中印证了战略思路的科学性、正确性;从独特的发展条件、发展潜力中拔高了目标站位;从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中加快了跨越赶超的步伐。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新郑经济持续前行的路径何在?内需之中,最大的潜力是新型城镇化,可以“一发动全身”。 “两城两市镇”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十纵十横”交通路网体系已基本建成,再加上郑州地铁2号线、有轨电车等重大项目的延伸,带来了良性循环的综合升值效应。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武告诉记者:“新郑的新型城镇化已经走过了‘短期负债’的阵痛期,进入了‘中期平衡’的过渡期,即将迎来‘长期收益’的发展期。”

与此同时,围绕“三主三辅”主导产业,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集聚,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新郑经济升级版。目前,新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5家,完成主要工业增加值309亿元,增长12% ,直接带动就业10万人。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抓好惠民富民“六大工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壮骨——金融创新率先破题

2013年,新郑市城镇化率达到59%。2014年10月,新郑市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新型城镇化对于新郑的发展来说,无疑是重大机遇,但城镇建设点多面广,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资金困难问题表现得最直接也最显著。

“新型城镇化建设蕴含巨大的金融需求。”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告诉记者,探寻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最佳路径的金融试验正在悄然破题。

新郑市坚持“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债券化、债券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并通过BT、BOT、PPP等方式,实现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的转变、资金使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武说:“2013年我们成功筹融资71亿元,而在这其中银行贷款占比不足30%,大部分是信托、城投债、融资租赁、定向筹集等直接融资,破解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难题,也消除了广大群众对城市建设‘后遗症’的担忧。”

创新破题过程中,新郑市的两个举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推进事业性投融资公司转企改制,将房产、林权、城市管网等部分政府优质资产注入国有投融资公司,组建新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政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两家资产超百亿元的城投公司。

目前,共完成融资97.52亿元。以这两家公司为龙头,整合重组9个政府平台公司,分别服务于龙湖组团、新港产业集聚区和新区等,使每个组团都有资金保障。

其次是完善融资平台管理运营机制,按照“市财政不为投融资公司做担保、投融资公司之间相互不做担保、投融资公司的专项资金不交叉使用”的原则,确保政府平台公司“借、用、还”的良性循环。

2013年7月,被大公国际评为2A信用等级的新郑新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发行15亿元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6.52%,此为河南省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县级市城市投资债券。

此外,该市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由政府或其融资平台邀请有实力的开发建设公司出资,进行土地前期整理和基础开发。目前,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融资33亿元,不仅保证了土地一级开发顺利进行,也推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该市通过培养龙头企业上市进行融资,比如“好想你”枣业、雏鹰农牧等的发展,为产业发展融回了巨额资金。

而在土地方面,新郑市坚持土地资源向产业倾斜,按照产业用地和城市功能区建设用地1∶1带动的要求,合理分配城市建设用地和产业用地规模,把增减挂钩和新型社区建设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工业,用产业发展提供的就业支撑城市建设。近三年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16300亩,盘活闲置土地2000余亩。

提神——打造新郑经济升级版

2014年年底,两则消息令人振奋——全球科技巨头IBM签约新郑,投资21亿元的飞宇电气装备创新创业综合体、投资32亿元的中国·中部神州国际鞋业产业园区亦接踵而至……

“我们把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使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驶入快车道。”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武告诉记者。去年前11个月,新郑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261.4亿元,同比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0亿元,同比增长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1亿元,同比增长17.6%。

在“双融入、双承接”战略的布局下,郑州、沿海地区的项目及航空港经济实验区的配套项目纷纷扎根落地,华南城、华商汇、雪花啤酒、光明乳业等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大上”项目,近几年纷纷抢滩新郑,使新郑本地产业优化、产业升级异常活跃,也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据统计,近三年来,新郑市共签订投资项目221个,合同总金额达2092亿元,累计到位资金319亿元。

龙湖是新郑新型城镇化的“龙头”,华南城、六盛钢材、国际农用机械贸易中心等一大批基地型、龙头型项目接踵而来,新郑市因势利导规划建设25平方公里的龙湖商贸会展城,着力建设电子商务、商品交易、物流配送“三个超千亿”的“龙湖商圈”。商贸物流从无到有,剑指中原“航母”。目前,郑州华南城项目已完成投资136.4亿元,开工建设330万平方米,封顶220万平方米,首期150万平方米已于去年8月28日成功试营业,全部建成后可吸纳就业20万人。得益于此,龙湖镇全年财政收入突破15亿元。

中国红枣领导品牌“好想你”、生猪养殖第一股雏鹰农牧、中国最大的啤酒公司雪花啤酒、跻身世界方便面第一阵营的白象方便面……薛店镇发挥现代食品制造业优势资源,不仅要打造观光旅游的啤酒小镇,中国国际红枣综合产业园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目前,新郑市代表性的食品工业已经有30多个种类、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新郑生产的方便面占全国市场份额10%、枣制品占15%、酱油占14%。

新港产业集聚区是首批重点产业集聚区、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和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区。近几年来有了迅猛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集研发、生产、物流、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11家,形成了年产70亿支国内最大医用水针剂生产基地。

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思维。新郑市告别粗放经营模式,推动“干道经济向园区经济转变、产业小而全向主导产业突出转变”, 有序推进各类产业向新港产业集聚区、龙湖商贸会展城、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农民特色创业园集中,及早进行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新港产业集聚区共整合搬迁同类企业68家,承接郑州市产业转移企业36家、新郑市“退二进三”企业30家;郭店镇特色农民创业园承接企业30多家。

此外,该市发挥区内高校众多优势,积极开展“百名院士专家新郑行”等活动,推动校企联合,建设行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着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家,培育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

聚力——幸福民生指数攀升

去年10月,新郑市已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前培训18301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090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其实,不仅就业,居民收入、文化需求以及社会保障等民生方方面面,每一个,都不是新问题。然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不少矛盾往往会集中凸显,甚至可能成为“硬骨头”,求解难度也更大。

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一语中的:“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工作的底线。只有坚持民生优先,务实重干,才能凝聚建设临空经济强市的强大合力。”

今年46岁的王文群,家住新郑市孟庄镇鸡王社区,去年上半年,他在社区对面的六盛钢材市场干搬运,月薪3000多元。6月份,他在社区免费参加了由新郑人社局组织的电工免费培训班,培训后,他还顺利拿到了电工证,然后跳槽到位于龙湖镇华南城的湖南月塘建筑公司做电工,月薪一下子蹿到近5000元。说起现在的工作,王文群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在新郑市,和王文群一样心情顺畅的不在少数。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武介绍:“在办好每年民生‘十件实事’的基础上,我们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合作创业、文化惠民、现代农业示范、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行政效能提升等‘六大工程’为抓手,办实事、惠民生,真正使群众满意、社会稳定。”

新郑市在引导农民市民化的道路上既注重“输血”又注重“造血”。在加强培训和扶持的同时,还将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村民组织起来合作创业、抱团发展,建立政府主导、协会协同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的工作机制,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形成集团优势和品牌效应。以产业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区域特色为基础,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农民协会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目前,累计培训就业技能5万人次,建成市新型农民协会总会和13个乡镇分会,促进农民增收10%以上。

去年3月开始,新郑市开始打造百支文艺队伍,培养千名文艺骨干,变“送文化下乡”为“种文化在乡”,让群众成为文化的主角,实现全民参与、万家欢乐。截至目前,市、乡、村三级共培训各类文艺骨干5000多名,选拔、聘用文化志愿者1600多名,扶持、组建各类群众文艺团队1000余支,全市已有近10万名群众参与到了各级各类文艺活动中。

针对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成本增加、权益迫切需要保护的问题,该市落实失地农民“先保后征、即征即保”政策,使失地农民纳入就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目前,该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5万人,60周岁以上居民参保率继续保持100%,为该市8.8万名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8500万元。

新常态要有新思维、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指出,新郑市要实现由大到强、走在前列,潜力在创新,希望也在创新。“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我们将通过改变、创新、转型、生机,从劳动密集、资源密集转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努力打造新的比较优势、新的竞争力和新的增长动力。”

科学看待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今年,新郑市将继续深化“双融入、双承接”战略,抓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重大机遇,抓改革创新、强投资开放、促结构转型、求民生改善,为临空经济强市建设营造好态势、打造新优势。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