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医疗改革惠民 片医服务上门
郑州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29家
新密:转型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社区大学招教师志愿者
热心市民请来出份力
赴韩读研高校毕业生
欲拿全额奖学金快来报名
郑大面向省外招收
二百名艺术类考生
我市教育改革敲定今年任务清单
培训重点单位责任人
未雨绸缪抓消防管理
集中宣传逐级走访制度
现场解答群众涉访问题
全省公安采取强力措施
深入推进百日禁毒会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医疗改革惠民 片医服务上门

本报记者 汪 辉

之九

核心提示

2014年坚实走过,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三大主体”工作成效显著,郑州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望三年的发展变化,数字是最直接的表达。本报推出“三年大盘点 数字看发展”栏目,通过一组组数字折射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坚实成果,折射百姓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真切感受和幸福生活。

“这几年,俺们看病能报销了不说,家门口还建了这么好的卫生服务中心。”“如今,有个头疼脑热,片医还上门服务,这变化大着哩。”

昨日,在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室外寒风习习,宽敞明亮的输液大厅却温暖如春,几位村民正躺在舒适的床上,边输液边聊天。

说起村卫生室的变化,在基层干了20多年的大冶镇卫生院院长李建松感慨颇多。他说:“过去村卫生室只有百十平方米,现在中心占地1200多平方米,有B超、健康一体机等价值20多万元的医疗器械,老百姓看病可省心了。”

围绕郑州都市区建设大局,3年来,我市卫生工作务实创新突破,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医改成果。最新数据显示,67个卫生项目扎实推进。宜居健康城“一城七中心”项目已投资14.77亿元,建设投入7.76亿元,科研经费投入1.25亿元,打造省级重点学科3个、市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7个、市级重点培育学科11个,组建市级重点实验室11个。

3年来,市属医疗卫生单位新增床位近万张,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截至2014年年底,市属试点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累计让利患者1.1亿元。

“郑州片医”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市形成城区内84个社区服务中心、163个社区服务站、片医小组821个、片医1724人,县市区96个乡镇卫生院、2232个村所、片医小组1920个、片医4429人的片医服务网络。

新农合让农民看病心里有底儿。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80元,参合农民达到439.5万人,参合率99.6%。2014年,全市享受新农合补偿1384.66万人次,累计补偿医疗费用17.5亿元;享受大病保险4188人次,累计补偿1717.25万元。

探索实施一对一的契约化上门服务,与52.5万户居民签订了《郑州市家庭医疗保健协议》。全市建立城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07余万份,建档率93.1%;管理0~6岁儿童52.3万、老年人68.2万、高血压病患者36.2万、Ⅱ型糖尿病患者14.1万、重性精神病患者1.34万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