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13项重点城建工程20日集中开工
我市召开“五单一网”
制度改革推进讲评会
巩固拓展活动成果 抓好成果转化运用
郑州航空港再添智能手机产业园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市民:有地铁 有品位 更自信
交通建设创3个“历史之最”
荥阳:着力打造郑州西部核心增长板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荥阳:着力打造郑州西部核心增长板块
坚持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
促升级、调结构 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
建机制、求长效
⑦ 都市区蓝图篇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史治国 姚辉常

大型系列

报道

14

核心提示

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对郑州的“三大一中”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市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郑州都市区的目标任务,谋划实施了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以“三大主体”工作为主导的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调研时要求,郑州的E贸易要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国际陆港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 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郑州要承担“双重”责任,一方面要承担自身发展的重任,这直接关系到郑州老百姓的福祉;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服务区域发展的责任,即实施“三大一中”战略,通过自身的发展、服务功能的完善,带动全省的发展、服务全省的发展,甚至服务更大区域的发展。

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要求,郑州不仅仅是郑州人的郑州,而是全省的郑州,郑州的城市形象代表着河南的整体形象,河南在全国地位的提升首先要靠郑州地位的提升来带动,郑州要担当起领头雁和尖兵先锋的角色。

省委、省政府对郑州寄予厚望,近期出台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郑州现代化国际商都,打造有影响力的高端核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希望通过郑州的发展,抢占制高点,带动河南走向国际化、加快现代化。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创新进取,开创了郑州都市区大刀阔斧、势如破竹的建设新局面,使郑州步入了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为系统梳理全市上下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探索实践和成效,进一步深化对郑州都市区建设决策部署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准确把握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方法路径和经验做法,为今后的发展厘清方向、坚定目标、提供指导,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和新媒体矩阵,联合郑州电台、郑州电视台等媒体,同步推出“加速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 为‘中原更出彩’点赞”——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型报道。 开发区、县(市)区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推进都市区建设的主力军。郑州都市区规划为各开发区、县(市)区做了怎样的发展定位、描绘了怎样的蓝图?三年来,各开发区、县(市)区如何推进实施这样的定位?产生了怎样的发展变化?新三年行动计划,各开发区、县(市)区如何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把发展蓝图尽快转化为美好现实?系列报道今日刊发——

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型报道之

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工作优秀单位、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工作先进单位、长效机制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度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单位、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先进单位……在1月7日召开的郑州市委十届十次全会上,荥阳喜获丰收,捧回一张张奖牌,满载而归。

一系列荣誉和成绩,源于三年行动计划的强力推进。

2012年以来,荥阳市紧紧围绕郑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总目标,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以“三大主体”工作为统揽,以着力打造郑州西部核心增长极目标,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打基础、谋长远

荥阳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打基础、谋长远的大事来抓。

紧抓交通道路、生态廊道和四类社区建设等六个切入点,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为核心,规划引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条大道通俺家。环翠峪旅游大道的开通,一度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就是这条道路,让荥阳南部山区3万多名群众享受到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便利,也让外界有了一条走进环翠峪景区的宽敞大道。

其实,环翠峪旅游大道只是荥阳修建的通往农民心坎里的其中一条道路。三年来,荥阳以“5826”路网工程为切入点,新建县域道路77条,通车里程达322.5公里,完成投资43.97亿元。目前,荥阳承担的郑州市域快速通道任务以及8条市区通往镇区、26条镇区通往社区的道路已完成,便捷高效、四通八达的全域路网基本形成。以生态廊道建设为着力点,严格标准、强化管护,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美丽荥阳”持续推进,均达到三年计划目标。同时,荥阳以四类社区建设为结合点,以健康园区建设和城区功能提升为突破点,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游新荥阳。计划开工的57个四类社区项目全部开建,新建安置房598.743万平方米,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150个;完成投资92.56亿元,占三年行动计划23.75亿元的390%。

坚持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

促升级、调结构

2014年,荥阳产业集聚区入选省“十快”和市“两强”。按照“三年倍增五年超越”的目标,荥阳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主战场,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整体产业的可持续能力,用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用结构调整提升发展质量,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荥阳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两大工业主导产业。“招评签建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新机制促成南车项目短短三个月就实现了从签约到落地开工。以建设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为契机,将专利导航的做法普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产学研政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荥阳市产业集聚区主要营业收入实际完成59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亿元。工业项目总投资142.6亿元。新材料产业园区开工在建白鸽迁建等产业项目17个,四维特种材料试生产运行。五龙产业集聚区先后荣获“河南省首批特色装备制造(建筑机械)产业园区”、“郑州市五快产业集聚区”和“郑州市五强产业集聚区”。荥阳市还着力谋划“一带五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引进新兴服务业态,精心打造特色商业区,不断增强流通领域活力,彰显楚汉文化、沿黄旅游产业,发展特色旅游。

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

建机制、求长效

荥阳市全面落实“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行,持续走在了郑州都市区建设前列。全市共有一级网格长30人、(下转二版)

【走基层 看郑州】

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