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张澜的“四勉一戒”
新疆羊群 龚首鹏 摄影
《从华夏到中国》
瓷花绽放
新年礼物
寘公禅师塔
郑州古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瓷花绽放

王镜宾

天津是著名的工商业城市,本来缺乏矿产资源,缺少黏土、瓷砂,不产陶瓷,只有一些商人经营买卖陶瓷制品。但进入新世纪后,一位天津的收藏家却建造了一座瓷房子,堪称是一个陶瓷文化的博物馆。

这个举世无双的“瓷房子”,前身是历经百年的法式老洋楼,它的今生是极尽奢华的“瓷美楼奇”,这幢全身镶嵌有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300多个瓷猫枕、300多个汉白玉唐宋石狮子、300多尊北魏北齐和大唐等朝代的石雕造像和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的瓷房子让见过的人都叹为观止,这座瓷房子的主人、设计者就是拥有三个私人博物馆的收藏家张连志,他还曾被上海吉尼斯总部认可为收藏文物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人。

据介绍,这个商人建造了两座身价过亿的“瓷房子”,堪称大手笔,大气魄,有很大的冒险精神,投资很大,如果失败就会血本无归,但它已经成为天津一个闻名四方的旅游景点,门票仅几十块钱,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是成功的典型。

它的成功首先在于投资者有超前的眼光,敢为天下先,有全新的观念,全新的设计思维,是海派文化的集中体现。他把自己收藏的珍贵陶瓷艺术品变成“陶砖陶瓦”重新砌成陶墙,盖成陶房,用水泥、汉白玉、石雕作为辅料,建成一座崭新的陶瓷艺术宫殿,门外有瓷门、瓷墙、瓷狮、瓷龙,特别是青黄相间的瓷狮威风八面,像油彩刷出的令人耳目一新。瓷龙从院子门墙上盘旋而上,从一楼盘上四楼,长达700多米,令人震撼。

“瓷房子”外围楼顶不仅有巨龙飞舞,气势壮观,楼内还有陶瓷片嵌在墙上制作的古代经典名画,有元代的桃枝松鼠,宋代的写生峡蝶图,唐代的龙纹图,还有骏马、雄鸡图等,在灯光下活灵活现,熠熠生辉。楼外院子里的墙上还有花鸟、树木、山水画,突出了中国的特色文化,把陶瓷和美术有机结合起来,用瓷片对古代名画进行了二次创作,更富于文化内涵,比画笔做出的画更有立体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瓷片作画,这在中国美术史上是第一大创举,是一个里程碑,因此,每一块瓷片都是一支神笔,一支颜料,每一块瓷片都是一个故事、一个传奇、一个创举。

古代名瓷烧制后成品率低,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烧一窑瓷品出精品的很少,许多产品变成废品,浪费许多人力、物力、财力,垃圾成堆,难以还田;而且再精美,再昂贵的的陶瓷一旦失手落地,摔成碎片便一文不值,碎片就是垃圾,踩在脚下,扫地出门,无人问津。但“瓷房子”的主人却在全国各地收集了这许多“垃圾”,瓷房子上镶嵌的7亿多块瓷片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粉彩等,几乎官窑、民窑的所有门类都可以在墙上找到,而且都用水泥内部浇注,并用大理石胶粘连固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把它别出心裁地镶嵌在门上、墙壁上、身上,拼接在古画上,使之破镜重圆,变废为宝,使残片为金币、银币、五彩元宝,瓷房子出名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价值连城,估价高达几十亿。这是天津商人、收藏家全新的商业思维,把海派的商业文化和古老的陶瓷艺术、现代的工艺美术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创造,是美术精品,成为天津的一大文化旅游景点和新地标,是中国人的大智慧,顺应了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时代大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