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5版:都市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助推公立医院改革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李珂君 孙慧贤 文/图 “改革后,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招标价是多少钱给老百姓就是多少钱,并且对于单病种,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这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提及公立医院改革,身在第一线的中牟县雁鸣湖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田永魁如是说。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中牟县以“大投入实现大跨越,大举措推动大提升”为总思路,扎实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将3家公立医院同时纳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目前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改革成效日益突显,人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体制初步建立,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成效显 医改红利惠人民 自2012年11月1日起,中牟县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对县内3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全部药品零差价销售,破除了“以药养医”的弊端,大大释放了改革红利。 改革后,三家县级公立医院零差率销售药品1.35亿元,让利群众2031万元。其中,县人民医院去年药品收入6005万元,较上年药品收入下降23.7%。以药品零差价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切实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为改善就医环境,让群众看病更舒心,中牟县卫生局抢抓县域规划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不断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建设力度。目前,中牟县县级公立医院共增加床位近1200张,实现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大大缓解了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 为让群众更省心、更放心,自2012年11月25日起,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同步实施“先住院,后付费”的新型诊疗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共有6.36万名患者享受这一惠民政策,其总治疗费用约1.99亿元,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切实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2014年12月,郑州市对全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督导考核中,中牟县中医院、中牟县人民医院分别荣获郑州市第一名、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大投入 服务能力大提升 “为确保医改稳步推进,县委、县政府加大投入,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超7亿元,为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建设、专科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中牟县卫生局局长王进兴告诉记者。 中牟县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占地188亩,投资近3亿元,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于2013年8月投入使用; 中牟县妇幼保健院新址占地50亩,投资1亿元,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于2014年5月投入使用; 中牟县中医院新址占地91.4亩,计划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已于2014年10月11日开工建设; 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病房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投资7000万元,于2013年11月投入使用; 中牟县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集新农合管理、卫生监督、疾控、紧急医疗救援、红十字会、卫生行政管理等于一体的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于2014年10月投入投用。 在积极落实财政补助政策方面,中牟县通过同步调整三家县级公立医院手术、治疗、护理、诊查等部分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适当提高与医护人员技术服务密切相关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同时,通过调整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政策,将调整后的绝大多数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新农合报销范围,通过保障基金等途径予以补偿,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经过两年运行测算,调整后的收入增加部分,能够弥补药品零差率收入减少部分的80%,剩余部分已由财政足额拨付到位,并且加大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投入,以加强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科室建设、养老保险金缴费补助、政策性亏损补贴及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等,充分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 在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分别完成了电子病历软硬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各科室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配套到位,建立和完善HIS、LIS、PACS、医卡通、病案管理系统,对医护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操作培训,启动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财务统计、门诊、住院划价收费、药品管理、库存物质信息化管理,实现院内信息互通共享。县人民医院利用网络与郑大一附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实行远程会诊,有效提高了县级医院对疑难杂症的诊疗水平。 去年,县卫生局还积极筹措建设资金近500万元,基本完成了全县县乡医疗卫生单位硬件设备核定、数据采集、中心机房选址、硬件设备集中采购和软件开发商招标等工作,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框架雏形已现,建成后将完成全县各医疗单位信息系统与县级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互联,实现全县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 多举措 医院发展大跨越 为加强县级医院监管,中牟县创新管理举措,成立了由县长担任主任,分管县长为副主任,政府办、组织、编制、卫生等多部门负责人、县级医院院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中牟县级医院管理委员会,主要履行审定医院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章程拟定和修订,院长选聘与考核,监督医院运行等职责。 根据《郑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中牟县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围绕郑汴一体化的战略目标,中牟县起草了全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了3所县级公立医院建设定位,力争将县医院建成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医学康复及社区服务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县中医院完成整体搬迁项目,建成郑州市知名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级妇幼保健院标准。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社会办医留足空间。 为实施人才强医工程,中牟县大胆探索,强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出台《进一步加强人事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调整人员结构,县直三家公立医院全面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为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避免“大锅饭”现象,中牟县实行了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绩效分配向临床一线倾斜。改革后,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职工的平均月工资分别上升了14.1%、10.6%和9.7%。 2012年,中牟县将县人民医院事业编制人数由372名增至850名,县中医院由66名增至300名,县妇幼保健院由23名增至160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低于80%。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经县政府同意,县卫生局联合县人社局公开招录卫生系统工作人员,3年引进专业技术人才558名,并于试用期满后积极办理人事代理手续,享受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为筑牢廉政底线,县卫生局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理念,去年通过公开摇号招标方式,对全县3家公立医院、11家乡镇卫生院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施行药房托管,县直和乡镇各由2家药品配送企业集中配送,规范了药品供应。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1月4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发布了《关于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一阶段500家县医院名单的通知》,我省18家县医院榜上有名,将获得扶持。这其中,中牟县人民医院上榜。 “领导重视是前提,财政投入是保障,机制建设是根本。”谈及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王进兴感慨良多,“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事宜;三年投入7个多亿,力度前所未有,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建设、专科建设得到有力保障;初步建立了医疗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人才引进机制等,推进了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转变,为完成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的改革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国家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局局长薛晓林到中牟调研指导工作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