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原车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追忆仁医
传承大爱
麻风病:可防 可治 不可怕
节前抢市 营销很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关注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麻风病:可防 可治 不可怕

本报记者 王治 汪辉 通讯员 陈欣然 王璞

1月25日是第6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是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并确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

患病率持续降低

提起麻风病,很多人可能已经淡忘了。确实,这个曾经极其“恐怖”的疾病由于政府的重视、关怀以及科学的进步,已成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目前已达到基本消灭的目标。不过,基本消灭,并非没有了,而是把麻风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已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刘征说。

“在麻风病高流行区,普通人群感染麻风杆菌的现象比较普遍,但由于对麻风杆菌都有一定的抵抗力,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发病。只有大约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人可能会患麻风病。”刘征告诉记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95%以上的人对麻风杆菌有正常抵抗力,即使感染了麻风杆菌,发病的比例也很低。

刘征提醒,麻风病早期主要是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如果有市民怀疑自己得病,应去正规医院或者皮肤病防治院(所、站)等麻风病防治机构及时检查、治疗。

住房宽敞,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的居住条件可减少麻风病的发病率,通过避免接触含菌飞沫、避免与麻风病人密切接触可预防传染。在麻风病高流行区,劳动中避免手足皮肤外伤,也可预防麻风病。

“鉴于目前对麻风病的预防,缺少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理想的预防药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应用各种方法早期发现病人,对发现的病人,应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刘征表示,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可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及早治疗最关键

尽管麻风病发病率目前已经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但人们说起麻风病,仍然是谈之色变。据市疾控相关专家介绍,人们的“恐麻”主要是来源于对麻风病的认识上较片面和错误。

“社会上普遍对麻风病有恐惧感,是因为过分夸大了它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所致。”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表示,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灭活、常人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等特性,并呼吁广大市民消除对麻风病的恐惧心理。

专家指出,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麻风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通过破损的皮肤接触麻风杆菌。与麻风病人一起吃饭、喝水、劳动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染麻风病。

“麻风病的治疗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目前该病的治愈率几乎是100%。”刘征说,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入侵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它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麻风杆菌的生存能力很弱,例如,它的抗煮沸能力只有1至8分钟。另外,人们即使被传染上病菌,根据现在的医疗技术,及时发现后经过几天或几周的正规治疗,就能使病菌丧失传染性,而且治愈率接近100%。 早期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各种麻风病残疾的发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