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慰问困难群众
春联送到基层
嫌犯为筹毒资抢夺盗窃
警方蹲点守候捉拿归案
郑州每年2000余儿童因吞异物就诊
昨日立春
春意盎然
郑州E贸易迎来新年开门红
郑州年博会明日
在会展中心启幕
为员工解住宿难题
助力航空港区发展
我省机动车环检
机构将分AB两类
一建筑项目拖欠
农民工工资被通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每年2000余儿童因吞异物就诊
花生列“十大杀手”之首

本报讯(记者 汪辉 通讯员 万道静 马一禾)花生、硬币、纽扣、电池……昨日上午,郑州市儿童医院举行首届儿童气道、食道异物展,大小不一、形形色色的异物令人触目惊心,其中花生位列儿童吞入异物“十大杀手”之首。

红酒木塞藏肺内7年

上午9时,在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医院门诊大厅,首届儿童气道、食道异物展吸引了不少患儿家长驻足观看,几厘米长的钢钉、完整的发卡、连串的钥匙等等,这些从儿童体内取出的异物摆在一起,让不少家长看得冷汗直冒,而一些活生生的案例更让家长震惊不已。

一名8岁的小孩经常出现呼吸道感染,到医院打针后就好,可过了一段时间又反复发作。开始时家长并没在意,后到医院做检查时发现,小孩右下肺竟然有块软木塞。医生立即通过手术将其取出,而这块木塞在小孩体内已近7年。

一名3岁的小孩,不小心吞下了一粒纽扣电池,因发现较晚,在被送往一家医院进行手术时,发现电池已腐蚀了周围的器官,最终孩子没能走下手术台。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2000多名儿童因吞入异物到郑州市儿童医院就诊。其中最为危险的是气道异物病例,该院2012年取出1100例,2013年取出1200例,2014年取出1315例,呈直线上升趋势。

吞入异物“十大杀手”

“气道异物卡在喉管或支气管处最危险。这种情况需紧急治疗,情况严重的手术不能超过3分钟,否则小孩会因缺氧而失去生命。”该院耳鼻喉科主任韩富根介绍,儿童吞入异物的情况一般分为气道异物、食道异物和胃肠道异物三大类。气道异物高发群体为2~5岁的儿童,占就诊群体的90%以上。

根据以往案例,韩富根归纳出儿童吞入异物“十大杀手”:其中最常接触的花生和瓜子,占据第一和第二位,而常见的硬币和笔头、笔帽紧跟其后,排名第三、第四;排名在后面则是鸡骨头、鱼刺等骨头类;还有纽扣、拉链、吊坠、电池和发卡等。

相关链接

两种急救措施

家长应掌握哪些急救措施?韩福根建议可采用倒提法和海姆立克法。

倒提法适用于1岁以下婴幼儿。屈膝跪坐地上,抱起宝宝,将宝宝脸朝下,使其身体停靠在大人膝盖上,以单手用力拍宝宝两肩胛骨间5次,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复上述动作,以压力帮助宝宝咳出堵塞气管的异物,待呼吸畅通或孩子意识丧失时赶紧送医。需要注意的是,勿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不仅无法排出异物,还可能造成颈椎受伤。

海姆立克法适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站在孩子背后,双手放于孩子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孩子胸部。持续几次按挤,直到气管阻塞解除。如果孩子意识不清醒,则可以让孩子平躺在地上,双手叠放,掌心对准孩子胸部正中线脐上部挤压。该动作一定不要按压剑突,容易造成骨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