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裴 蕾 核心提示 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对郑州的“三大一中”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市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郑州都市区的目标任务,谋划实施了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以“三大主体”工作为主导的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调研时要求,郑州的E贸易要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国际陆港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 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郑州要承担“双重”责任,一方面要承担自身发展的重任,这直接关系到郑州老百姓的福祉;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服务区域发展的责任,即实施“三大一中”战略,通过自身的发展、服务功能的完善,带动全省的发展、服务全省的发展,甚至服务更大区域的发展。 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要求,郑州不仅仅是郑州人的郑州,而是全省的郑州,郑州的城市形象代表着河南的整体形象,河南在全国地位的提升首先要靠郑州地位的提升来带动,郑州要担当起领头雁和尖兵先锋的角色,践行“四个率先”,担当省会责任。 省委、省政府对郑州寄予厚望,近期出台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郑州现代化国际商都,打造有影响力的高端核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希望通过郑州的发展,抢占制高点,带动河南走向国际化、加快现代化。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创新进取,开创了郑州都市区大刀阔斧、势如破竹的建设新局面,使郑州步入了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为系统梳理全市上下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探索实践和成效,进一步深化对郑州都市区建设决策部署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准确把握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方法路径和经验做法,为今后的发展厘清方向、坚定目标、提供指导,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和新媒体矩阵,联合郑州电台、郑州电视台等媒体,同步推出“加速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 为‘中原更出彩’点赞”——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型报道,今日刊发—— 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型报道之 国际陆港累计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2.5万标准箱,郑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班数、货重、货值均居中欧班列首位;E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加快推进,日处理走货量突破1万包,累计进出口值突破亿元,位居全国同类试点城市前列;整车进口口岸正式运行,肉类口岸、药品口岸加快推进,粮食口岸获准筹建……郑州都市区建设捷报频传。这些好消息,彰显了郑州和国际接轨的政府性要素平台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新突破。 “过去三年来,我市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引领,以对外开放、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招商引资、人才资源等政府性要素平台建设为重点,着力‘筑巢创优’,增强全市经济承载能力,持续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开放平台 郑州越来越“国际范儿” 口岸是城市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建设大口岸是建设大枢纽的基础和条件。 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提出了支持郑州航空、铁路、公路、邮政口岸以及延伸海港、陆路口岸功能的内陆口岸等“物理”口岸,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跨越时空局限的“虚拟”口岸建设,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综合性郑州大口岸。出台九项措施,助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2014年8月,郑州海关公布了十项支持措施,进一步助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郑州海关副关长丁吉豹介绍,随着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行及河南保税物流中心、郑州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等重大项目的集中布局和投入运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口岸建设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郑州海关快件监管中心获准办理进出境快件业务、郑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的不断推进,郑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优势更加突出,已具备接纳国际国内高水平、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和能力。 金融平台 支撑体系越来越完善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以郑东新区为载体,着力构建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金融集聚效应显著提升,国际化的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军营介绍,2011年,国家明确把郑东新区确定为中原经济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郑东新区承担着全省金融发展的先行使命。 目前,郑东新区累计入驻各类金融机构225家,涵盖银行、证券、期货等各类业态,中国人民银行、河南证监局、中行、农行等13家省级分行、24家证券公司、多家保险期货机构、中原证券等本地机构汇集于此。2014年,预计实现金融业增加值超过百亿元,占郑东新区GDP比重的一半。全市金融机构、金融人才集聚效应已经开始显现,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全市“大金融”框架基本形成。 同时,来自市金融办的消息显示,我市从去年开始创新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体制机制,构建特色“小微金融”体系。设立小微贷款风险补偿、小微创业投资引导“两支基金”,推广“银行+共保体”融资新模式,实施新三板挂牌上市工程,加快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等,形成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1+4”推进机制。 创新平台 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强 “我们一直致力于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载体、搭建创新平台,与国际实现接轨。”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我市善于借助外力,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围绕自主创新实验区建设开展对外科技合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建立多层次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财政税收、股权激励、创新创业、创新资源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和重点突破,完善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有“特殊的制度创新、特别的政策支撑、特定的区域载体、特有的功能体系”的科技创新创业先导区。 同时,我市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源谋划“产业链”、围绕科技创新项目建立“服务保障链”,完善“两金一扶”保障体系,推进“两器一园”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健全“产学研政资介”相结合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600亿元、增长2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 引资平台 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抢滩 “近年来,随着郑州‘空港’和‘陆港’建设,全力打造郑州综合交通枢纽,拉近了郑州和世界的距离,实现了互联互通。”市商务局招商引资处处长汤固阳表示,以往我们招商引资都是和国内企业打交道居多,承接产业转移也多是去沿海城市,随着国际化企业富士康的进驻,现在和国际化企业打交道越来越多了。 汤固阳比喻说,这就好比是“鸡”和“蛋”的关系:富士康有产品要运输,所以我们的航线多了;而航线多了以后,我们可以运输越来越多的东西,全国很多地方,包括东南沿海城市的一些货物都会选择从郑州运输出去。 汤固阳说,原来出去招商引资,可能会介绍我市的交通、产业、人口、消费力等优势,现在主要推介交通、开通的航线、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实现了“24小时+N”,也就是说郑州的产品24小时后就可以到达欧洲、美洲的主要经济体,每个星期都有定时货运航班等等,这些都给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带来更重“砝码”。 “正因为有了如此好的开放平台,我们和世界500强企业打交道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汤固阳说,通过产业集群招商,菜鸟科技,UPS、新加坡普洛斯物流、中兴、天宇、酷派、顺丰等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我市。(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