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封举行原创音乐会
中牟民间文艺大赛拉开帷幕
山区农民的“转型”生活
岗位送到贫困村
听“龙头”话舞龙
巩义举办城乡就业春季招聘会
荥阳:科技创新为产业转型增活力
百名创业农民谋划致富路
小麦春管技术意见发布
巩义今年拟增绿
近150万平方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听“龙头”话舞龙

本报记者 张 立 文/图

龙是吉祥与力量的象征。舞龙之人,自然不凡。

47岁的郭俊杰身材健硕,粗壮的手掌充满力量。这是来自于龙的力量,因为他就是“龙头”——“中原神龙”新密市超化镇黄固寺村舞龙队龙头舞动者。

正月十四,在新密市超化镇黄固寺村村部,郭俊杰和他的同伴讲述他们与龙的故事。

“一条龙9个人,十几米长,舞得咋样?关键看龙头。”个大心实的郭俊杰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习舞龙,出众的身体素质加上刻苦钻研的精神,很快成为村里舞龙队的“龙头”。舞龙队的领队程福全说:“龙头是一条龙所有动作的指挥者,手中舞动的是整条龙中最重的部分,需要有极强的爆发力和优秀的耐力。”龙给人的感受是气势,这就要求舞龙者不停地快速舞动,舞龙表演一场演出时间虽说只有十几分钟,但动作强度大,即使在冬天,身着单衣的舞龙者也总是汗流浃背。

黄固寺村自古就有舞龙的传统。上世纪90年代,村里聘请全国知名舞龙高手、国家级舞龙教练王恒印对该村的原有舞龙充实编排,增加了一部分高难度动作,包括舞龙比赛中使用的竞技舞龙动作。此后,该村的舞龙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会演和比赛,成绩突出,被誉为“中华神龙”。一直以来,郭俊杰都作为“龙头”参与演出。

今年52岁的张万钦是黄固寺村的另一位“龙头”,他原本是在“龙二”的位置,就是紧挨龙头的第二名舞动者。“第二与龙头的配合很重要,在龙头力量跟不上时,第二名能帮助他借力缓冲。”张万钦身材相对瘦小,对于一些强度大的动作已经力不从心。他原来就是“龙二”,后来由于“龙头”患病,他顶替成为龙头。张万钦说:“在龙头和龙二之外,龙尾也很重要,一些花样的动作全靠他与龙头配合舞动。”

在郭俊杰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演出是2000年参加的中华世纪坛千禧龙年大型文艺晚会,“当时我们在场外整整舞了两个小时,中间除了摆固定的造型以外,几乎没有停止的时间。”

每年元宵节,超化镇都举行文艺会演,而黄固寺的舞龙历来是主要节目。超化镇分管文化的副镇长冯景龙说,为了保护和传承舞龙项目,镇上正在为舞龙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中心小学开办舞龙课程,培养后备力量。“舞龙是民族传统,决不能失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