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管城区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
紧抓廉政建设不放松
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加强社区平安建设
为小树“松绑”
今年教育工作要点敲定
无声的爱
金水区的“最接地气儿奖”
惠济区举办首场春季就业招聘会
zxc533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声的爱

本报记者 郑 磊

为了能让失聪的儿子接受正常教育,14年来,董女士和先天性失聪的儿子一起成长;如今,她已从聋儿妈妈“修炼”成听力康复老师,帮助更多的孩子找回自信。

昨日上午,记者在郑州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见到了这位坚强的妈妈董女士。

据介绍,今年37岁的董女士老家在周口,儿子半岁时,她发现孩子对声音没反应。一番检查,孩子被诊断为极重度听力缺失,仅有一点残存听力,从此,原本简单快乐的生活,被无情地打乱。

董女士说,医生建议让孩子戴助听器试试,还送她一本《聋儿家庭康复教材》,正是这本已经泛黄的聋儿家庭康复教材,成了陪伴她14年的宝贝,也是她的精神支柱。

孩子1岁时,董女士和家人给孩子戴了助听器,可孩子对声音还是没反应,董女士一次次安慰自己:相信儿子有朝一日一定能听到! 终于,半年后,孩子对声音有了反应。

“孩子两岁多时,我辞去县城的工作,带着他来到郑州康复中心接受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董女士说,康复训练都很艰难,纠正孩子一个发音,都要重复上千遍甚至上万遍,但她坚持了下来,不厌其烦地陪孩子训练,一起成长。

一心想帮儿子更好康复的董女士压根儿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帮助更多失聪孩子和家长的康复老师。

孩子上幼儿园后,董女士谋划着找一份工作。当她从报纸上看到一家康复机构招聘的消息,董女士前去应聘并幸运入选,也赢得了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

4年前,董女士又来到郑州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成为一名语训老师。如今,她帮助过的孩子达数十个,“看到孩子和家长,有亲人的感觉,看到她们的进步,我特别欣慰。”

更让她欣慰的是,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重视程度提高,学习的渠道更多,方法也更先进,这让更多失聪儿童看到了希望。“所以家长一定要坚定信念,坚持不懈陪孩子康复训练,才能达到康复的最佳状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