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2015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踏上征程再出发
会风 政风 作风
三大变化凸显中国“新风”
迈向良法之治的里程碑
以制度筑自信
以民主聚人心
十二届全国人大
三次会议闭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会风 政风 作风
三大变化凸显中国“新风”
讲真话不避家丑基层声音更响亮

会风 政风 作风

三大变化凸显中国“新风”

两会,是集民意聚民智的平台,更是转变作风的窗口。

代表委员表示,今年两会上会风、政风、作风出现许多可喜变化,折射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积极变化,也是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体现。

清新会风持续劲吹

瓶装水变热水,许多代表委员拎着环保会议袋穿梭会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感慨,两会会风一年比一年好。

和柯炳生委员一样,今年许多政协委员报到时发现,驻地新设了红色的会风会纪意见箱,与会人员可通过意见箱反映相关意见和建议。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了改进会风的18条具体措施,在前两年提出驻地不搞迎送仪式,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献花等要求基础上,又增加了“自觉执行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等。

不仅如此,两会期间,线上和线下互动,官方和民间互动,激发了网民参与问政的积极性,形成两会舆论的正能量场。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不少网民表示,希望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将清新会风坚持下去,根植于代表委员内心。

讲真话不避家丑

“山西发生的严重腐败问题不是个案,是一坨一坨的。”3月6日下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西省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直面媒体提问,坦承山西腐败问题。

讲真话、讲实话、讲管用的话,不粉饰、敢揭丑、少雷人雷语。两会上,许多媒体在旁听地方代表团审议时注意到,代表们自我表扬的少了,谈问题、“揭家丑”、建真言的多了。

许多地方领导干部发言中主动提及本地“热辣”话题。据不完全统计,在代表团开放日上,山西、四川等13个省的省委书记“不避家丑”,详解本地反腐工作,举案例、谈原因、摆数字、说举措,力度之大远超历年两会。

基层声音更响亮

“这些年,搞经济建设的手伸得又粗又长、又大又硬,但为农民提供各种培训教育、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手却又松又小又短。”

9日上午,在湖南代表团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慈利县零溪镇象鼻嘴村党支部书记向平华的这番话,引发了其他代表关于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话题的关注。

向平华建议大力开展农村传统文化教育。他说,这一建议不是拍脑袋,而是基于实地调研的状况:全村75%的农民家里没有笔纸和书,农村文化的贫瘠、传统孝道文化的衰落,令他担忧。

向平华的话引发了其他代表的共鸣:“现在有些农村地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贫瘠,存在道德滑坡的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

越来越多脚上沾满泥土、手握翔实数据的基层代表委员成为两会舞台上的抢眼人物。他们的发言带着热腾腾的基层“温度”,有着感人至深的百姓情怀。

代表委员们表示,两会新风令人鼓舞,期待两会闭幕后新风仍然劲吹,在清风正气中,汇聚破解难题、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据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