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告别偏远穷
迁入新社区
圣帝庙的传说
12年照顾“邻居亲人”
登封市产业集聚区掀项目建设热潮
新密年度考核引入“评差”机制
大学生村干部服务廊道绿化
新郑龙湖提速新型城镇化建设
巩义下月启用工会会员卡
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开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12年照顾“邻居亲人”
在温暖的阳光下,牛雪芬为老人剪指甲。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赵希金 王海琴 文/图

荥阳市高山镇穆沟村小西垴生产小组的一座小院里,87岁高龄的禹天水正坐在竹椅上晒太阳。这家的主人是55岁的牛雪芬。作为高山镇高山学校教师的她,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照顾家里的这位“邻居亲人”禹大爷。故事得从10多年前讲起。

禹天水原来住在小西垴生产小组山沟的窑洞里,自幼右眼残疾,无妻无子。2003年禹天水75岁。那年秋天阴雨连绵,连续十几天的大雨对窑洞是致命威胁,禹天水老人住的破窑洞摇摇欲塌。雨水和着泥土顺着窑洞的墙体流走,泥块“啪啪”地往下掉。一天晚上,“轰隆”一声,窑洞上的山体坍塌下来,一下子堵住了窑门。里面的禹大爷急忙用手把泥土挖开一道口子爬出来。在旁人的帮助下,禹天水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住在山上的邻居牛雪芬家。睡梦中的牛雪芬赶快起床开门,把浑身泥水的禹大爷迎进来。得知是窑洞坍塌了禹大爷无处安身,牛雪芬决定让禹大爷定居在自己家,成为一家人,她热情地说:“爷,你先住在俺家吧。”

牛雪芬家距离娘家很近,她让父亲经常到家里陪老人说话,给老人解闷。冬天,老人的气管炎病犯了,牛雪芬就给老人买药,听人说喘是受寒了,她就买羊骨、羊肉给老人熬汤。每到冬天,她就用药疗和食疗的方法帮他治。经过治疗和调养,老人的哮喘病好了。她和丈夫见到老人总是亲亲地叫一声“爷”,儿子和女儿见到老人也甜甜地叫一声“老爷”。

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2008年,牛雪芬用3500多元为禹天水老人买了养老保险。2010年夏天,牛雪芬又给禹天水老人的房子里安装了空调。一次闲聊中,牛雪芬得知老人有一个妹妹在西安,到了暑假,牛雪芬就带着老人和儿子去了西安,在西安逛了五六天名胜古迹,这让老人非常开心。这几年来,每到重阳节,她都带老人到附近的景点游玩散心,到过五云山,去过长寿山,参观了杜甫故里。禹天水逢人就说:“铁良和雪芬待我真好!”

“爷今年已经87岁了,他这辈子不容易。他的有生之年,我们会无微不至地照顾,让老人安度晚年。”牛雪芬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