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活着之上》
春日乡野
给爱情一个理由
羊年情思
家乡的美食
乡 音
qhq5229
qhq522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家乡的美食

孙振军

我出生在辽阔富饶的豫北平原,在村子的后面有一条卫河的支流,常年不息在流淌。1970年出生的我,童年经常和小伙伴到卫河里去游玩。春天去挖野菜、夏天去游泳、秋天捉小鱼虾、冬天去滑冰。常年流淌不息的卫河水清澈见底,不但灌溉了卫河两岸那富饶的土地,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改革的春风才刚刚吹起,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才刚刚能满足基本的温饱,饺子、白面馒头那些跟梦想似的美食,只有在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才能吃得到。而平日里改善生活的只有吃个玉米面小鏊煎饼,现在细想起来还是忍不住垂涎三尺、回味无穷。

我的父亲是一位煤矿工人,长年累月在单位上班,平日里只有母亲在家里照看我们兄妹三人,那时的农村生活条件还相当艰苦。平日里的早晚饭都是玉米面稀饭,吃的是玉米面窝窝头,只有每个星期天母亲才会给我们做一次小鏊煎饼,给我们兄妹三人来解解馋,满足我的口福。

所谓的小鏊煎饼,就是用一点白面加入已调好的玉米糊中,在一个只有六寸盘子一般大的小铁鏊上摊的一种小饼。做法是:首先用麦秸火将小铁鏊加热,随后加入少量的食用油,只见加了油的小铁鏊,冒着一丝轻轻的蓝烟。这时将调好的玉米面糊,倒入小铁鏊,然后,一股清淡的香味会扑鼻而来。有时,母亲还会在玉米面糊中加入一两个鸡蛋,或拌上一两棵清新的小葱,小鏊煎饼更是分外金黄,散发出不一样的香味。

烙好的小鏊煎饼一放入小竹筐里,我就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用手撕下一大块,丢进自己的嘴里,而刚刚烙好的小鏊煎饼烧得我直咧嘴。有时,母亲还会捣上半碗蒜汁,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当时感觉天底下最好吃的美味就是小鏊煎饼了。

烙完了面盆中的面糊,竹筐中的小鏊煎饼也被我们兄妹三人吃得所剩无几,而母亲却要忍受着烙小鏊煎饼时的烟熏火燎和饥饿。现在细想起来,羞愧万分,作为家中长子的我,当时没有去帮助母亲做些什么,而是和弟弟妹妹们一块去抢吃的,实在是不应该。

常言说得好,“千里做官,为了吃穿”,作为一个爱好旅游的驴友和吃货达人,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吃遍了天下无数美食,现在细想起来,什么是天下最好的美食,那有一股淡淡葱香和丝丝蛋香的小鏊煎饼,在我的内心回味悠长,久久不能离去。现在的我何不想随时飞回家乡,回到我的母亲身旁,随时吃上几口她老人家亲手烙的小鏊煎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