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夫唱妇随诗配画
在美好中睁开眼睛
春食面条菜
山居图(国画) 倪坤海
花开时节(国画) 王志梅
学问与文章
《纠缠的大国——中美关系的未来》
雪地里的红玫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问与文章

陈鲁民

文章大都是有学问人写的,学问是文章的根基,一般来说,学问大小与文章优劣成正比。依我管见,学问与文章的关系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

大学问者写大文章。如司马迁、司马光、曹雪芹、梁启超、陈寅恪、钱钟书、范文澜、翦伯赞、郭沫若等。其文章虽长,汪洋恣肆,但有见地、学识,有思想、文采,读来有收获,咀嚼有味道。《史记》就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红楼梦》更是文学史上一座迄今为止无人逾越的高峰,《管锥编》则是探讨艺术创作规律的巨大宝库,没有厚重广博的学问支撑,是写不出这样内容扎实博大精深的皇皇巨著的。

大学问者写小文章。如苏轼、鲁迅、梁实秋、林语堂、张中行、季羡林、王元化等。苏轼是千古文化巨人,通古晓今,博览群书,可他却热衷于写小文章,其代表作前后《赤壁赋》,不过区区几百字,《赤壁怀古》更短,不到百字,但都是难得的文化瑰宝。鲁迅的杂文大都是千字文,四五百字一篇的也不少见,不少都成了传世名篇,至今为人诵读。大学问者写小文章,好似杀鸡用牛刀,厚积薄发,举重若轻,字字珠玑,美不胜收。

小学问者写小文章。这种人很多,其学问有限,才华平平,也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因而并不奢望当著名作家,很知趣地在短文园地耕耘,时不时写点千把字的随笔、散文散见于报刊,偶有体会就援笔成篇,小露一脸便喜不自胜,虽含金量不高,但也算是一得之见。他们注定不会有多大名堂,文学史更不会有一席之地,可贵的是有自知之明,能安分守己,捧多大碗吃多大饭。

小学问者写大文章。比较成问题的是这种人,其学养不足,学识浅薄,有的甚至胸无点墨,连《红楼梦》都没看过,四大名著都不知是谁写的,却凭着小聪明、脑子活、胆子大,就能日成万字,几十万、上百万字的书都敢写。如此的薄积厚发,笔下能写出什么东西可想而知。尤其突出的是一些网络写手,学问缺底蕴,肚里没货色,也不下功夫搜集资料,更没心思深入生活,只有胡编一些宫斗、盗墓、武侠、穿越的故事,蒙蒙一些更没有学问的读者。

因而,我以为,有大学问者就应多写大文章,就像关云长耍青龙偃月刀,张翼德手持丈八长矛,创作一些优秀的鸿篇巨制,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能代表民族的文化高度,能反映时代的风云变幻,拿出去能同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相媲美,竞争诺贝尔文学奖不落下风。退而求其次,大学问者也可常写点小文章,浓缩精华,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如同精致盆景,方寸之地,气象万千,有时或许比长篇大论更有影响力。读过《岳阳楼记》的人就远比读过《资治通鉴》的人要多得多,会背《正气歌》的人更比涉猎过《管锥编》的人要多千百倍。小学问者写小文章也不可或缺,或炮制点心灵鸡汤,或挖掘点历史典故,或拼凑点青春美文,或记载点风景游记,都有读者,也不无意义。

最要不得的就是小学问者偏爱写大文章,自己写得力不从心,满纸空话,还糟蹋读者心情,欺负读者智商,浪费纸张与网络资源。我以为,这种作家或写手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写与自己学问成正比的小文章,不要老是做著作等身的美梦;二是好好恶补文化知识,涉猎一下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精读一批中外文学名著,研习几门科学常识,肚里有货了,学问丰厚了,下笔自然就会左右逢源,文思泉涌,而不至于书一出来就被当成废品,送进纸浆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