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绿城风正气顺 干群心齐劲足
超三成河南人入睡难
我省首家欢乐休闲
主题邮局在郑投用
20余名专业保通员
农业路上疏导交通
郑州纯电动客车服务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12省(区)非遗项目聚中原
让中原传统美术绽放新活力
全省普通高校对口
招生启动网上报名
市总工会400万元无息借款
帮扶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
0321停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中原传统美术绽放新活力
我省今后两年将实施专项抢救保护工程

本报淮阳专电(记者 秦华)昨日下午,省文化厅在周口市淮阳县举行“中原传统美术保护传承座谈会暨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启动仪式”,这是我省继稀有剧种之后启动的第二项非遗抢救保护工程。座谈会邀请了省内外专家及有关单位代表共同研讨中原传统美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

据了解,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项目数量多,品种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目前,全省有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项,包括木版年画、泥塑、剪纸、灯彩、石雕、汴绣等,省级项目40项,市级项目224项,县级项目290项。我省的传统美术类项目普遍规模不大,分布在全省各地市,不同地区均有不同品种的项目存在,经过普查,全省有价值的传统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有近两万条。

据介绍,今后两年内,我省将实施“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该工程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对省内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内的传统美术类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并为每个项目建立一套纸质和数字记录档案,编辑一批书籍图录,拍摄记录一批项目和传承人,征集一批实物和作品,建成一批专题展示馆,培养一批非遗保护人员,进一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维护中原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座谈会上,省内外专家畅所欲言,为中原传统美术的抢救工作建言献策。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邱春林认为,中原传统美术具有生活化、区域化色彩浓厚,有许多值得挖掘的价值。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徐艺乙建议,要重点了解传统美术与生活、历史的关系,同时,因美术作品材料易损,需要对代表性作品进行科技化保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