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全社会参与 打造结核病防治郑州模式
今明两年重点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我市拟与波兰开展合作
“互联网+”全面落地中原
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青少年航空实验班
河南今年首招百人
我市出台电子商务
产业园管理办法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逝世
习近平李克强等致唁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防治一体 构筑四级防痨体系
全社会参与 打造结核病防治郑州模式
走进我市结核病防治主力军——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本报记者 汪 辉 通讯员 秦 川 郑 敏 王鹤彬

2015年3月24日是第20个世界肺结核病日,今年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播疾病,防治结核需要全社会参与。近年来,我市坚持“防治一体”、“五见面”督导,不断探索创新夯实四级防痨网络体系,打造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郑州模式,在国内反响良好。

作为全市结核病防治主力军——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郑州市结核病防治所),十余年来始终高擎抗痨大旗,奋战在结核病防治一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部门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我市构筑“防治一体”结核防治新模式,可追溯到14年前。

14年前,市结核病防治所除承担着对各县(市)结核病防治的技术指导外,还负责市辖区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等工作。这种模式和体制上的欠缺,严重制约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为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2001年2月,市结核病防治所与市六院“合二为一”,彻底改变了全国通行的单一疾控防治模式,为结核病防治注入了新活力。

2002年,随着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在我市的实施,我市结核病防治开始迈出重要一步。

2006年,市六院增挂“河南省传染病医院”牌子,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为防治结核病防治再添强劲引擎。

为建立结核病长效保障机制,市六院积极参与制定了《郑州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2012年9月17日郑州市政府印发了《郑州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每年以人口数为基础,按人均1元的标准拨付专项资金用于结核病防治工作,强有力的财政保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为确保防痨体系横向“广”到边,纵向“沉”到底。该院建立起了以市、县结防机构为中心,综合医疗机构为依托,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为框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支点的四级防痨网络,逐步构建起由市、县结防机构防、查、治、管,由综合医疗机构发现、转诊,由基层医疗机构登记、管理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

为了让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进来,每年该院都会以各种形式组织开展结核病知识进农村、进工地、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大型宣传活动,同时利用网络、微信、咨询电话等,打造与公众直接交流的平台,积极加大与媒体合作,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结核病防治的良好氛围。

刀尖跳舞 责任书写大爱情怀

郑州六院的急诊室被医生称为“以生命拯救生命的战场”,被比喻为“在刀尖上跳舞的工作”!因为风险无时不在……面对患者,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有的只能是责任。

这是2014年2月央视记者在市六院蹲点日记中的一段话。

作为我省唯一的一家三级综合性传染病医院,该院医务人员甘于冒险,用责任和担当书写医者大爱情怀。

肺结核患者冯某,在郑州以卖菜为生。不幸的是,一家5口人3个患有肺结核,爱人患有乙肝,儿子智障。该院为其及家人免费检查,免费提供药物,还提供交通营养补助费。

像患者冯某一样,在六院的肺结核患者都能及时得到政府的救助,都能得到专业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

为让更多患者早发现、早治疗,该院积极探索患者治疗督导管理“五见面”新模式。通过市、县(市)区、乡镇、村和社区防痨网络,采取“市级结防所—县区级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患者”见面模式,医院主管结防的副院长刘万同大部分时间在县乡访视患者的路上,全面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等,确保患者得到无缝隙的督导治疗,提高了患者的规则服药率和治疗成功率。

在救治过程中,该院积极落实结核病减免救助政策,针对疑似结核病患者,减免3张痰涂片和1张DR片,对住院结核病患者提供每天减免9元钱床位补助费等多项救助举措,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对传染病患者的关爱,就是对健康人的关爱。” 市六院院长许金生说,结核病等传染病患者除了承受肉体的痛苦,还要担负精神上歧视、孤独等,因此更需要社会的关心。

一专全能 提升防治科研水平

近年来,市六院围绕“一专全能”目标,不断打造学科优势,抢占技术制高点,着力提升结核病防治科研水平。

许金生说,“一专”是对传染病治疗优势的继承与强化,“全能”是全面提升救治能力。“一专全能”就是在发展传染专科的同时,围绕传染病综合需求发展综合学科,运用综合手段解决传染病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问题。

为提升学术水平,推广临床新技术,2014年4月,该院挂牌成为郑州大学教学医院;2014年9月,市转化医学中心、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该院成立。为加强国际交流,拓宽视野,医院派出多名科研技术人员外出进修,与北京佑安医院、解放军302医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哈佛大学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院际合作关系。为让患者受益国际最新防治药物,2014年10月,该院一举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这是我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

在全面提升软实力的同时,该院着力提升医院硬件,先后成立感染性外科等30多个临床科室,目前 6个结核病区,开放床位400张,开展了纤支镜下支气管冷冻治疗、肺外结核介入治疗等国内领先技术,开展了国际领先的T-SPOT.TB特异性诊断结核感染技术,提高了对各种结核病患者及肺结核重症、并发症患者的救治能力,有效解决了结核病合并艾滋病、糖尿病、肝病等疑难杂症。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国家提出了构建‘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模式的总目标,这与我市探索建立的防痨模式基本吻合。”许金生表示,“如今,从国际到国内,从中央到地方,都为防痨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将锐意创新,克难攻坚,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努力,开创全市结核病防治事业新局面。”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