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科技市场社区组建食品安全网格巡查队
45年的爱情坚守
着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升级省四星级执法监察队伍
搭建残疾人就业平台
首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爱心老人匿名助学半世纪
管城区红十字会开展
关注自闭症儿童倡导活动
耄耋老人熊少林
义务送报整八载
人大代表支招沿黄观光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45年的爱情坚守

本报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孙姝妍 杨秀玲 文/图

昨日,二七区福华街街道办事处航海北街社区李百玉老人家中传来阵阵欢笑声。这位瘫痪在床的老人,一边配合妻子整理上衣,一边向前来慰问帮扶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讲述他多年来的幸福生活。

1961年,河南省林县青年李百玉高中毕业,被保送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1968年,李百玉来到青藏高原日光城拉萨。生活环境、自然环境虽然艰苦,但作为一名军人,他无怨无悔。直到1983年,一场突发的车祸打破了这一切。在一次去小型电站检查工作的途中,李百玉遭遇车祸,导致胸椎断裂。在住院治疗的头一年里,医院几乎每个月都要下一份病危通知书。最终,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李百玉顽强地从死神手中挣脱了出来,但是却落下了严重的身体残疾,身体高位截瘫,全身仅胳膊、手、头部可以活动,胸部以下全无知觉。

命运关闭了一扇窗,就会打开一扇门。虽然车祸带来了巨大不幸,但幸运的是他有一位温柔善良、不离不弃的爱人。妻子崔再英除了要照顾上学的孩子,做饭、洗衣、干家务,最重要的是照顾瘫痪在床的李百玉。擦洗、翻身、喂水、喂饭,这么多年来,在崔再英的细心照料下,卧床的李百玉没有得过一次褥疮。结婚45年,崔再英照顾伤残的老伴32年,家里一直干净整洁,丝毫看不出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病人。

2010年,作为革命伤残军人,李百玉病退来到郑州,成为二七区福华街街道办事处重点帮扶照顾的优抚对象。为了减轻老伴的压力,李百玉让家人照着医院的病床,在自己的床上安装了几根钢管,吊着几个拉手,运用胳膊的力量活动身体,锻炼自己。现在李百玉不用别人帮助,就可以自己挪动到轮椅上。说起自己的老伴儿,李百玉老人两眼泛出泪花:“多少年了,就没有看见她好好歇着,不是忙着照顾我,就是在照顾孩子。还在西藏时,那边青菜不好买,为了一家人能吃上青菜,她还自己种菜。”

一个,强忍病痛,学会独立;一个,默默奉献,无怨无悔。45年的坚守,不离不弃——这是军人的爱情,更是一对普通百姓的爱情。

凡人

新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