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九年“郑开”
历“九”弥坚
挑战极限 给我光明
浪漫郑开 一跑定情
“跑郑开,得劲儿!”
挖掘文化内涵 提升赛事软实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挖掘文化内涵 提升赛事软实力
——专家支招郑开马拉松

第一次现场感受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第一次现场感受郑开跑友的热情,让国家体育总局马拉松办公室主任张永良这位“身经百战”的马拉松专家颇感震撼:“郑开马拉松的组织非常有序,能有这么多的跑友参与郑开马拉松,说明这个赛事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郑开马拉松赛尽管特点十足,但目前还没有成为国家金牌马拉松赛赛事,与国际上的金标马拉松赛事更是相差甚远。对此,张永良直言不讳地说:“郑开马拉松赛虽然很有特点,但由于赛道过直,这也成了制约其向更高水平赛事迈进的一个短板。因为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定,金标马拉松赛事的直道距离不应该超过赛道总距离的50%,而郑开马拉松赛的直道赛道距离已经达到了赛事总距离的90%,单从这一点看,是不符合金标赛事路线的。”

“如何使郑开马拉松向更高水平迈进呢?”

对此张永良提出了中肯建议:“我认为郑开大道距离很长,完全可以搞一个超长马拉松,这样既可以体现其连接两座城市的特色,同时也满足了部分跑友的需要。而标准马拉松,我认为可以采用郑州、开封两座城市轮流坐庄的形式。”

张永良认为一场马拉松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展现城市文化内涵的舞台。“像国外的巴黎马拉松,这个赛事就会穿越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等极具城市文化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像国内的北京、厦门马拉松也有展示自己文化内涵的方式。郑开马拉松应该更好地去挖掘郑州和开封两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更多地去宣传城市特色,同时进一步提高赛事的服务水平。这样才能提升赛事的‘软实力’,进一步扩大赛事的影响力。”

本报记者 陈 凯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