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航空港区今年要实现“六个突破”
30场公益音乐会
6月起奏响中小学
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今年将抓好六项工作
你会是下一个“创客”吗?
河南道路交通管控系统
对违法车自动报警拦截
大石桥绕行方案公布
司机朋友们敬请留意
03信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你会是下一个“创客”吗?
郑州创客浪潮来袭加快建设创新创业综合体把创客扶上马送一程

本报记者 孙娟 王红 武建玲

“创客”是英文单词“maker”的中文翻译,它的定义是: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创客”被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起,这个词火了,也被赋予更广的含义:比如创新和创业。

在郑州,受到政策层面的倾斜,以创造为己任的“创客”们,迎来了“创力量”的春天。

一个创客的“敢想敢为”

“很多人都误解了创客,以为一定要有什么科技发明,其实只要你有好创意就能成为创客。”我省首家众创空间——UFO众创空间创始人李扬说。

李扬的创意名叫UFO,目前已在高新区开工建设。

据了解,此UFO取义于YOUR-FIRST-OFFICE(你的第一间办公室),是“服务式办公室+孵化器”的结晶,为“创客”或创业型小微公司提供更具社群化的服务。

“这不是传统意义的孵化器,只要你有创意,在这里办公没有房租,你哪怕只有一台电脑也可以做CEO。互联网早已打破了物理空间和时间空间,我们所有资源平台设在北京,将给予郑州创客最大力量的支持,企业管理、互联网平台、创业基金、品牌运营、产业指导,等等,全周期服务,让你在郑州同样可以孵化出好项目、大公司。”李扬说。

“现在进入万众创业时代,我不做具体项目,我就要转变思路,做一个服务者,真正帮助那些创业者。我就是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李扬这样评价自己的创意。

一个成功的“创客”应具有什么特质?

李扬说,首先要“思”,有想法,有创意。比如“大学生拍电影”、“试衣模特O2O”等,都是不错的创意,创客们通过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找到了潜在的商机。

当然,光有想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行动。“如果只有想法,那想法永远只是个概念。”李扬说,“我也是一名创客,UFO创意从萌发到落地只有短短4个月时间。互联网时代就看谁跑得快了,看谁的模式和理念更前沿。”

李扬说,目前的创客多是三种类型,大学生创业者、大公司高管、科研院所专家。他们都拥有草根的创业梦,有着独立精神。“创客”不分大小,无论是政府层面的大创意,还是个人层面的小创意,只要敢想敢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创客”脱颖而出。

郑州创客浪潮来袭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

一时间,“众创空间”成为新热词,北京天使汇、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等都是著名的众创空间。

“创客”浪潮在郑州也来势汹涌。

位于高新区的大学科技园是郑州最先规划建设的创新创业综合体之一。金源孵化器今年3月在该园区启动,开启了我市“众创空间”建设的新模式。位于孵化器三层的“原始部落”由河南金鹏投资和众筹网合作建立,充分注入众筹基因,用众筹方式来构建,为移动互联和IT信息技术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全要素创业配套服务,打造一个创业生态圈。

“从3月16日到24日一周时间,我们已接到近40家团队和企业的入孵申请。”金源孵化器总经理刘曜新说,“相信这里会是年轻人聚集的创新创业社区,我们力争3至5年内将金源孵化器发展成全省最大、最专业的科技型企业孵化器。”

与此同时,不少怀着创业梦的高校学子们也开始“折腾”起来。

郑州大学灵客创业中心、郑大梦理思创意工作室;河南工业大学“3D”创客行协会;河南理工大学开来创业中心……省会大学校园中,一个个“创客”中心雨后春笋般钻了出来。

在郑大校园创客论坛上,还在读大三的新进会员“微雨”感叹,以前也总想着创业,可往往停留在嘴上,始终没勇气走出第一步,自从听说“创客”这个词,简直一下子戳到我心里。有了“创客”平台,我就能找到志同道合、优势互补的创业同路人,感觉能有伙伴并肩创业会勇气十足。

从河南理工大学毕业的高军峰刚从工作了三年的企业辞职,回到郑州,他就一头扎进了“创客”海洋,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几乎跑遍了郑州,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创客”团队。

这个学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一门心思想从互联网领域起步创业。高军峰说,其实找工作很容易,可总觉得心里有一点创业梦想的小火苗。“创客”更侧重动手能力、操控能力,这更是给我心里添了一把柴。即使我最后“创客”不成功,试一试,至少不后悔。

加快建设创新创业综合体

郑州市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步伐加快。

去年12月,我市专门组织考察团到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参观,学习当地搭建创新创业载体,促进创新创业的做法。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深化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创新创业,下大力气推动我市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

我市的目标是:2016年底前,全市规划建成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单个综合体建筑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综合体总面积4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航空港实验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和金水区各规划建设两个综合体,其他县(市)区各规划建设1个综合体。

所谓“创新创业综合体”,就是集企业孵化、创业培育、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科技投融资服务、人才集聚和生活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

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上,我市坚持高起点设计和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确保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在综合体内,既能专心创业又能休闲生活;还将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势学科的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检测中心等有效资源,建设共享专业技术支撑平台;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发展投资资金,吸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等社会资本入驻,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引入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政策法律咨询、资产项目评估、科技成果转化、政府项目申报、企业资质认证、市场推广策划等方面服务,建立创新创业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各开发区和县(市)区有关促进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的扶持政策正在制定中。

对于广大创业者来说,在创新创业综合体过上“创业像乐园、生活像家园”的日子并不遥远。

把创客扶上马送一程

创新创业风潮乍起,正是“创客”弄潮儿放胆直闯的好时候。如何能让创客强大的能量汇聚成驱动郑州发展的新引擎?

李扬说,为创客加油鼓劲,不能仅仅停留在提供办公场所、解决资金短缺的层次上,更关键的是“创客”们的融合和碰撞,彼此交流,互相鼓励,相聚取暖——创客时代,只有融合、创新和分享,才能在包容、创造性的平台上,在创新创业在释放能力与活力,加速梦想与现实零距离对接。

刘曜新认为,政府要优化大的营商环境,当好“护梦使者”,比如有关部门要善于“搭台”,以市场主体的真实需求为准绳,有的放矢为新兴生产力的成长营造条件。政府要降低创客门槛,松开枷锁。另外,还要着重培植沃土,落实好已有的扶持政策,对小微企业经营中的“痛点”加力出招,加速形成可推广的实用经验,让干劲正酣的创客更加活跃。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办副主任崔建军介绍,去年我省设立了3000万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首批收到申请项目100多个,发放创业扶持资金606万元,涵盖科技、商贸、生产等多个形态。

市人社局就业指导专家刘国庆说,从某种层面上讲,创客与创业有所区别,不能单纯地把两者混为一谈。创客就是那些愿意动手实现自己想法的人,“动手实现”和“自己的想法”是“创客”概念的两大核心。“创客”基本上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实现,而无须考虑创业者需要面对的,如产品生产、团队协作、市场营销、资本积累、客户服务,等等。有创业梦的不妨先从“创客”做起,积累创业资本。

黄淮学院创新创业课教师刘彦军建议,创客要多元化发展,不要紧盯热门行业和热门领域。近年来,我省的服务业吸纳就业容量较大,在此大背景下,应该吸引更多创客参与服务产业发展,趋势而行。

浓郁的创新氛围、炽热的创新热情,每一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能大展拳脚,创新创造便会汩汩而出,创新创造的活力就会充分迸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