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近在远方》
爱是有趣的
乡 音
春在溪头荠菜花
石 趣
李子花开
qhq53113
qhq538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3

中国成为第一大国后将如何看待美国在亚洲角色的变化?

中国领导层意识到,作为亚洲地区“二战”之后70年间的主导力量,美国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促进了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高速发展。中国知道它要利用美国市场、美国技术以及留美学生带回的前沿思想。因此,未来二三十年,与美国对抗对中国来说毫无益处,可能还会损害目前这些利益。

中国的策略是在这个框架下发展,等待时机,直到变得足够强大,可以重新定义政治经济秩序。

在安全领域,中国明白美国对华优势明显。在技术发展和应用上超过美国前,难以想象中国会选择在军事上与美国抗衡。

中国无须争夺东亚。中国会逐渐加强与东亚国家的经济联系,向它们提供一个有着13亿消费者的市场。再有一二十年,中国将成为东亚最大的进出口国。

我不认为美国会从亚洲撤离,但是我认为中国的国力在增强。中国的态度是:“我们不反对且欢迎美国在亚太的存在。”在经济发达水平和军事方面,在百年内中国不可能追上美国,但中国可以通过不对称的发展给美国施加巨大的压力。

未来几十年,中国能否保持30多年来的两位数增长?

在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以大约每年10%的速度快速发展,有时甚至超过12%。中国能不能至少在下一个10年里维持如此高速的增长?我认为可以。中国起点低,加上13亿国内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这个增速可以维持。

中国会成为西方式民主国家吗?

不会。中国不会成为一个自由的西方式民主国家,否则就会崩溃。对此,我相当肯定,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明白这一点。如果你认为中国会出现某种形式的革命以实现西方式民主,那你就错了。中国人要的是一个复兴的中国。

中国会成为一个议会民主制国家吗?在农村和小城镇有这种可能……中国人害怕混乱,总是表现出过分的谨慎。那将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但考虑一下这些方面的变革还是有可能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快、越来越廉价,中国人将通过旅行、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接触到其他制度和文化,了解其他社会。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当前的制度在今后50年里不可能维持不变。

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愿意尝试一切办法,但多党制下一人一票的民主制除外。他们的两个主要理由是:其一,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权力,以确保稳定;其二,他们对多党制下的不稳定怀有深深的忧虑,这将导致中央失去对地方省份的控制,从而引发可怕的后果,就像军阀混战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样。

我认为,你不可能把一些外国的、与中国的过去完全不符的标准强加给它。让中国变成一个西方式民主国家也是一样,在其5 000年的有记录的历史中,没有过民主制;所有统治者都是皇帝的代表,如果你反对,你就会丧命,而不是遵循民主制。但是,我同意在这个即时通信和卫星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界上,你不可能一边做出野蛮的行为,一边说这是你的内部问题……但是现在中国人已经开始谈人权问题,而且他们认识到如果他们想得到世界的尊重,如果想在世界舞台赢得一定的地位,不仅仅在发达国家,甚至在发展中国家,那么他们就不会用野蛮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人民。

中国已经发现,要管理一个现代的国家,它需要法治。到2035年,它将建立一套全面的法典,并且制定一个稳定的法律体系,加上清廉的行政法则,事实上强化了中央的权威。如果地方政府犯了错误,就可以根据相应的法律程序让其进行解释或加以惩戒,用这种方法约束地方政府,比之前惯常采用的无休止的会议有效得多。而且由于实行了法治,也可以保护普通公民免受官员武断行使权力造成的伤害,企业也可以规划大型的、长期的投资。司法独立还需要20年才能在实践中实现,因为中国的历史传统是地方法官以皇帝代表的身份执行皇帝的命令,这个传统给中国官场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中国真的会成为第一大国吗?

中国的最大优势不在于军事影响力,而在于经济影响力……中国拥有的廉价劳动力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它的影响力只会提升并超过美国。

如果中国领导人是务实的、现实的,没有被意识形态眯住双眼,那么中国出问题的概率大概是20%。我并没有说这个概率是0,因为中国的问题比较严峻:制度变革、商业文化变革、反腐以及新思想体系的形成。

中国领导人明白,如果希望继续“和平崛起”,在经济和科技上争取第一,他们不能输。

21世纪,人们将见证亚洲恢复其世界地位。中国等东亚国家在过去30年里取得的进步使东亚国家对未来非常乐观。如果没有难以预料的重大灾害给中国带来混乱或者使中国再度分裂成多个军阀领地,中国民众接受再组织、再教育、再培训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中国将利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果加快发展步伐,建设成一个全面工业化的高科技社会,即便50年不够,100年足矣。

应该如何评价习近平?

习近平的经历与胡锦涛相比充满更多磨难,他的父亲下过乡,他也是,但他能坦然接受,默默地在南方省份一步一个脚印地拼搏,升至福建省委副书记。之后,他去了上海,再后来去了北京。他并非一帆风顺,他的人生经历肯定磨炼了他。

习近平性格内敛,不是说他不与你交流,而是说他不会显露自己的好恶。无论你是否说了一些惹他生气的话,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令人愉悦的微笑。与胡锦涛相比,他更有钢铁般的意志。胡锦涛在上升过程中没有承受过习近平所忍受的那些痛苦。

我会把习近平归类于纳尔逊·曼德拉这一级的人物,他们有强大的情感自制力,不会让个人的不幸和苦难影响其判断。换句话说,他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章 霸权下的忧虑:美国的未来

美国正处于全面衰落中?美国的主要优势是什么?美国政府的哪些方面最让人感到忧虑?美国文化最让人感到忧虑之处是什么?有效的政府需要“守护者”吗?美国有欧洲化的风险吗?要维持全球霸权,美国需要做什么?在本章中,李光耀根据自己与美国的长期接触,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深刻敏锐的、发人深省的答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