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开展“全民创建日”活动
乡村按摩师救助五千名贫困患者
泥腿子宋永辰的“茶道”
荥阳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服务群众
巩义高中女生获
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新郑加快
地铁二号线南延项目建设
新密诞生首家
“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
巩义新中镇鼓励农民种中药
荥阳首期纳税人学堂开讲
中牟大力打造
都市区现代水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泥腿子宋永辰的“茶道”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宋跃伟

4月1日,记者见到宋永辰。“先泡杯迷迭香茶品尝一下。”记者刚一落座,老宋麻利地沏起茶来。端起茶就闻到淡淡的清香,细品碧绿清澈的茶汤,清新淡雅的幽香让人心旷神怡。很难想象,这杯清香茶水所沏泡的茶叶竟是眼前这个“泥腿子”所制。

宋永辰是登封市中岳办事处康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年63岁的他做起了种茶行当,如今还多了一个身份——豫康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研发、制作这迷迭香茶叶真是不容易,不但费神、费钱,还落个‘瞎能’的名号,不管他们咋说,经过我三年的努力,还是制作成功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提起制作茶叶的经历和过程,老宋显得既无奈又兴奋。

特色种植让农民有钱赚

2009年,宋永辰偶然听说禹州有人引进试种叫“迷迭香”的植物,当即他就上网查找关于“迷迭香”的生长习性、种植特点等,了解后,他感觉也很适合登封种植。于是,他就前去禹州察看,经过进一步的实地了解,老宋决定把此植物引到登封种植。当年就引进试验,在他的带领下,20余户村民种了30亩。

“起初,大家都不敢种,既怕不适应当地气候,又怕种植好了卖不出。”老宋说。为了打消种植村民的顾虑,2009年4月,他注册成立了“登封市豫康种植专业合作社”。2010年,合作社培育迷迭香种苗55万株,2011年发展种植基地300亩……如今,迷迭香已成为登封林业产业发展林下套种的首选经济作物。

创新研发拉长产业链

“我当时想,这种植物性能多,用途广,单单种植就出售,太可惜了,何不自己进行深加工一下?”宋永辰拿起茶叶介绍说。

做茶,对于一个根本不懂做茶流程的门外汉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老宋在详细梳理思路后,还是决定研制开发“迷迭香”茶。2010年,老宋和禹州迷迭香种植公司合作,开始进行研发试验。

研发的过程何等艰辛和困难?一组数字可以证明:30余次试验方案的更改;杀青三种方法对比108次才定型;保色试验79次才达到理想效果,就这样反复数百次的试验,终于试验出产品10公斤。

“毕竟咱不专业,茶中不中,好不好喝,还得让专家们品尝一下才能知道。”于是他就带着研制出的茶叶四处找专业人士进行品尝,省茶叶协会品尝后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和具体的改进方法。回来后,老宋又开始对工艺流程进行了调整,2010年底,迷迭香茶的研发试验基本成功。

对迷迭香深加工充满信心

“研发成功后,我就和其他5个人一起注册了个公司想进行生产和加工,但受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合伙注册公司的那三个人担心前景不好,半路退出了。我也想放弃,但想到自己在研发中的艰辛和付出的心血,再艰难我也要坚持下去。最后只剩两个人。”2011年,宋永辰贷款20余万元,开始试生产。

“只有做大做强,才能抢先于市场,占领市场,只有走联合合作之路,才能发展下去。”宋永辰说出了今后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咱做的茶还是得到大家认可的,某公司还专门用咱的产品拍了部微电影,山西一家酒厂联系共同研发迷迭香酒类产品呢。”老宋对迷迭香深加工充满了信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