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碧水润千里 殷殷帮扶情
高招艺术类省统考
9科目合格线划定
男子颈动脉被堵死
专家妙手取栓救命
18所港澳高校
今年在豫招生
ghy5423
0408农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碧水润千里 殷殷帮扶情
——中牟县移民工作纪实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这是我省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枢纽闸。(资料图片)
北沟石井村奶牛养殖基地
全店村蔬菜大棚基地
移民新居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靳永杰 侯利涛 文/图

2014年12月12日,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实现。

我省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移民征迁任务最重的省份,其中丹江口库区移民16.54万人、干线征迁群众5.5万人。全省上下勠力同心,克难攻坚,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搬迁目标,不伤、不亡、不漏一人,创造了移民史上的奇迹。

这其中,中牟县功不可没。

作为除南阳市外移民安置任务最大的县,从2009年姚湾试点开始,到2011年10月26日金源社区搬迁结束,中牟县承担了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9632名移民的安置任务,涉及6个乡镇10个安置点15个移民村,共修建移民房屋2145户,划拨调整土地近1.19万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牟县移民工作先后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表彰为“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和干线征迁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迁安工作先进单位”,被郑州市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表彰为“南水北调征迁移民安置优秀单位”和“郑州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先进单位”。

千里长渠引水来,一泓清流北润去。调水逐梦六十载,盛世见证在今朝。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之际,和其他地方的移民群众一样,中牟县近万移民在心生万千感慨的同时,对未来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充满了无限憧憬。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是稳定之基,后期帮扶是保证移民扎根生活的根本。

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搬得出、稳得住、快发展、可致富”的总体目标,中牟县高度重视,在省、市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县委、县政府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整合资源,制订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计划,开展“强村富民”竞赛活动,以项目实施带动为抓手,以壮大集体经济和移民群众收入增长为目标,加强和创新移民村社会管理,积极创建移民就业环境,拓宽移民致富门路,为移民的生产生活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据统计,在中牟县持续努力帮扶下,县域内移民群众搬迁前年收入由原来的4000多元增至目前的10800元,翻了一番多。

后扶项目 “一村一品”

“原来在南阳时,我们都是‘望天收’,来到这以后,咋发展心里真是没底,这几年下来,心里头很踏实,有底气。”中牟县狼城岗镇全店移民村村党支部书记全自红坦言,“自从河南天邦全链蔬菜供港基地落户以后,到现在共申请项目投资超过1.4亿元,村集体年收入达170万元,除了用于移民受益外,其余用于以后再招商、再发展和村公共管理开支。”

正是因为落地见成效的项目,让全自红心里有了底气。

为加快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实施,推动移民村产业发展,县领导高度重视,特别是主管领导杨书立副县长,带领移民局及设计单位技术人员深入全县12个移民村,与村干群促膝长谈,充分了解他们的发展愿望,落实生产发展规划,无论是前期的出谋划策、考察调研、论证,还是后期的申报、立项、评审、实施,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了解,中牟县委托河南省景观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全县后期扶持项目和产业发展进行规划设计,通过财政评审,公开招投标,组织施工单位完成项目实施,截至目前,完成项目投资2056万元。

如今,中牟县12个移民村中,后扶项目遍地开花,已有11个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了河南瑞亚牧业有限公司、嘉吉、杨翔、帝豪饲料加工厂,河南天邦蔬菜有限公司、河南鼎元种牛繁育中心等大企业,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收入,形成了“避雨葡萄、温室大棚、食用菌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肉羊养殖、莲藕种植、水产养殖、苗圃种植”为主的产业形式,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其中,投资最大的河南瑞亚牧业有限公司,在官渡镇北沟石井村完成投资2.6亿元并投入生产,日产牛奶50吨。该村充分利用移民后扶资金,建设7000多平方米的奶牛舍一栋和占地108亩的生态莲藕基地返租瑞亚牧业,公司每年向村分红近50万元,安排务工移民群众100多名,实现了“企业发展、集体壮大、移民受益”的目标。

扶强班子 力促稳定

站在这一时间节点回望,处于中牟移民第一线的每个人都感触良多。

稳定促发展,发展保稳定。移民搬迁安置后,群众思想脆弱、两委班子薄弱、各种矛盾交织,加强各移民村两委班子建设,成为移民村稳定发展的首要任务。

对此,中牟县委、县政府下派第一书记到移民村挂职,各乡镇挑选优秀干部下派到村协助工作,强化班子领导,对战斗力不强、工作不主动的班子和个人进行调整。随后,县移民安置指挥部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前往辉县市进行集中培训。同时,中牟县邀请专家,先后5次对移民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培训。

为调动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中牟县对基层组织建设中经过考核认定且业绩突出的实行职业化管理,针对纳入职业化管理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首先提高待遇,根据级别不同,月薪能有2200元至3000元;其次是每年为其缴纳1500元至3000元不等的社会养老保险费,解除其后顾之忧。

从2011年起,中牟县围绕五项重点工作对各行政村进行绩效考核,移民村也在其中。通过县电视台对考核前50名的行政村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表扬,对考核靠后的予以通报批评,同时,村党支部书记作表态发言,激励各村建设发展。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提高了各移民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营造了踏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社会管理 创新推进

为推动移民村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中牟县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完善“三会”功能。在每个移民村成立村民民主议事会、村民民主监事会和民事调解委员会,及时解决或答复移民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据统计,目前,中牟县“三会”成员180多人,“三会”成立后已累计帮助移民群众解决议事提案86起,调解家庭纠纷55起、邻里纠纷48起。

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本着“便捷、高效、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在移民村共建立物业公司12个,改善了各移民村的卫生、村容村貌等生活环境,切实做到了群众遇到哪些问题、需要提供哪些服务,就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

完善经济组织建设。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移民村经济建设,全县移民村共成立种植、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社14个。

完成“强村富民”规划编制。结合“强村富民”竞赛活动,中牟县按照省办、市局的统一要求,和设计部门共同编制了《中牟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强村富民”规划》实施报告,为全县移民“强村富民”活动的开展和最终实现群众安稳致富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几年来,中牟县移民后期扶持产业项目建设、移民村社会创新管理、在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中富有成效,得到了省、市移民部门的充分肯定,吸引了省内外多个考察团观摩交流。

我们相信,中牟县用真心、捧真情、出实招地持续帮扶,加上移民群众一双双勤劳的双手,他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幸福,他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