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13
现代农业:田园里的新希望
扶贫搬迁让群众实现安居梦
加快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
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共青团新郑市二届
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党员干部当先
共创美丽家园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黄帝
yunbz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现代农业:田园里的新希望

本报记者 孙 瑞

成片的芹菜苗、菜花苗青翠欲滴、绿意盎然,大棚里果蔬长势喜人,忙碌的工人穿梭于苗圃间……处处都能让你真切感受到新郑现代农业发展给这块热土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以前我主要是外出务工,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还照顾不了家里。知道家乡农业政策好了,现代农业发展得有声有色,我就想着回来。我租了1000多平方米的大棚育苗,年收入可比以前多得多了,去年还买了辆车,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谈起现代农业带来的好处,正在育苗的城关乡种植大户刘宇亭乐得合不拢嘴,“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现代农业给人们带来的甜头,农民们都走上了足不出乡的致富路。”

“这片土地上,现在同时有育苗、生长初期、生长后期及采摘4个蔬菜种植的不同阶段,一块土地一年能种四五季蔬菜呢。”位于新郑市梨河镇的河南翠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牛磊说,“这些经过精心培育,长得饱满肥嫩的菜是在市场上买不到的。采摘以后经过检测,它们将被搬上冷柜车,直运香港。”

近年来,新郑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强化科技支撑、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引导农民走上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致富的新路,有效带动了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4年,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入驻企业10家,新流转土地2.6万亩,成功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72元,增长12.8%。

在君源有机农场育苗圃里忙碌的张大姐是薛店镇观沟的村民,黝黑的皮肤,麻利的动作,一看就是一把田间好手。“这两年,我基本就没有闲的时间,以前村里人一到冬天都在家里坐着,没什么事干,女人们更是,就在家里打麻将,现在可不一样了,自从君源有机农场投产以后,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我常年在这儿干活,农闲的时候能挣个两千多块,要是农忙时节,一个月三四千呢,比干什么都强。”她骄傲地告诉记者。

现代农业不仅改变了农业靠天吃饭的基本格局,带领更多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同时还改变了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开辟了一条新型就业渠道。2015年,新郑市将积极打造“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农业”。以梨河、观音寺、城关和郭店、薛店、新村南北两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力争新招“三力型”农业项目3家、建成精品区6个。并充分发挥君源蔬菜、雏鹰农牧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新增设施农业1000亩,认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着力培育农业品牌,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000亩、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10个,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