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13
现代农业:田园里的新希望
扶贫搬迁让群众实现安居梦
加快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
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共青团新郑市二届
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党员干部当先
共创美丽家园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黄帝
yunbz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干字当头开新篇”系列评论之五

本报评论员

“民为政首,农为邦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三农”工作时曾经这样说。

近年来,新郑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市工作重要位置,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该市增加灌溉面积3万亩,打造高标准粮田3万亩;粮食生产克服严重干旱灾害,总产达27.3万吨;新增家庭农场4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8家、农业龙头企业9家;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入驻企业10家,新流转土地2.6万亩,成功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但是,在巨大成绩面前,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郑农业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依然比较突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待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任重道远。在新常态下,要着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着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必须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要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鼓励应用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倡导科学施肥,健全农产品监控检测和可追溯体系,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农村路网建设。

要着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必须坚持示范引领发展现代农业。要巩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果,积极打造“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农业”,以梨河、观音寺、城关和郭店、薛店、新村南北两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力争新招“三力型”农业项目,发挥雏鹰农牧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着力培育农业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要着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必须增加创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要充分发挥农民协会作用,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民就近就业,鼓励农民创业,扶持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支持农村集体产权依法转让、出租、入股、抵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补贴、项目补助及时到户,保证农民政策性收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