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距乙未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还有4天
文化创意产业破茧而出
己丑年:故里火种赠嘉宾
服务大典投洽会
封闭培训讲解员
嘉宾云集两岸同拜 文化经贸相映出彩
签署多项战略协议
招商取得丰硕成果
导读
多策并举推动全市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我市力争实现
基层慈善组织全覆盖
要闻简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创意产业破茧而出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张 黎

中央商务区

和特色商业区

聚 焦

提起中原区,郑州市民都会脱口而出几个国有工厂:棉纺厂、二砂、电缆厂、印染厂、郑煤机,这些计划经济时代郑州工业的辉煌在老郑州人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随着产业转型,提挡升级的号角吹响,这个昔日的老工业基地也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细挖深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特色商业,谋求老工业基地转型之路。

按照省、市中央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两区”建设要求,中原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结合区位优势,以“有序推动旧城改造,加快产业集聚、业态升级”为核心,定位于“打造郑州西部商业商贸中心及彰显工业文化特色的都市休闲区、现代都市文化创意区”,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和载体,丰富服务业态,完善服务体系及功能。

2014年,特色商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7亿元,税收收入1.2亿元,入驻企业177家、个体工商户781家,吸纳就业10871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3亿元;建成投用中原万达广场亿万元产业项目1个,恒大中原经贸中心、中原文化广场等在建项目12个,总投资达166.7亿元,获得“河南省十强特色商业区”称号。

转型之路多坎坷。采访中,中原区负责人介绍,该区推进特色商业区建设可谓砥砺前行,一些原有规划的产业和项目与商业区发展远景难以契合。经过多方论证后,确立构建以现代商贸业为主导,以商务科技为引领,以文化创意及工业旅游为特色,以休闲娱乐及教育培训为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发展新思路。

4月3日,随着白鸽厂区整体搬迁帷幕的开启,融合了工业遗址保护、工业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素,郑州“大房子1953”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悄然启动。产业园将以1953年东德援建的6万余平方米的厂房为中心,建设文化展示、创意设计、艺术交流、会展策划等优质业态集聚的创意服务业园。

中原区挖掘自身资源谋取发展,扶植本土企业,培育科技创新产业。目前,以橙石创科为载体筹建的中原互联网创意产业园已具雏形,产业园将进一步向移动电商、网络科技、软件开发、互联网金融等高端信息服务产业等多领域深化和拓展,初步形成集研发、生产、推广、销售、支付、融资为一体的互联网产业链,打造互联网产业集聚和创新智慧产业新高地。 (下转六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