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风雨之后见彩虹
威力四射“三叉戟”
电台“十佳主持人”评选启动
二月河做客“天中讲坛”
贾秀全:胜利靠团队
2∶1 建业航体牛气摘“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风雨之后见彩虹
——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冠军赛郑州站剪影

左图:郑州站比赛各组别亚军合影。中图:各组别季军合影。右图:获得道德风尚奖的石卓玉(右)领奖。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当“高大上”的高尔夫运动与凄风冷雨结伴同行时,所有的靓丽和浪漫都会一扫而光,只剩下那份为梦想而全力以赴的执着。2015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冠军赛郑州站的比赛,就任性地与一场春雨相遇。从昨天早上8点到下午3点,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名小选手在郑州金沙湖高尔夫俱乐部鏖战了7个小时,最终完成了本站比赛最后一个比赛日的争夺。风雨之后见彩虹,少年磨砺逞英豪,经过此番凄风冷雨的洗礼,相信每一个经历者都会更加坚定自己心中的那个“高尔夫之梦”。

执着忍耐何惧风雨

本次郑州站的比赛从上周五一开赛便“状况不断”,阴沉天气笼罩下的金沙湖失去了“光泽”。从第二个比赛日下午开始,淅淅沥沥的春雨不期而至,不过此时的比赛已经接近尾声,参赛的小选手和家长们也是稍感庆幸。谁知更大的考验还在等着他们,昨天是最后一个比赛日,从早晨开始,郑州天空就飘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气温也随之骤降。

高尔夫虽然顶着“贵族运动”的光环,但这项运动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雨无阻”。比赛场地湿滑、草皮积水使得选手们击球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当然这些都算是客观因素的考验。在1000多亩大的场地上徒步完成18个洞的比赛,这本身对参赛选手的体能就是一项考验,而在昨天还要再加上风雨的陪伴。选手们只能在完成比赛后才能吃饭,即便这些选手还只是孩子,比赛期间,他们只能依靠热水、饼干来补充能量。

偶尔变大的风甚至会将小选手们手中的伞吹倒过来,但却吹不动他们完成比赛的决心。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高尔夫少年们别说退赛,就连抱怨或者不耐烦的表情都看不到。最终,小到5岁大到17岁的120余名青少年选手全部完成了比赛。赛后的颁奖仪式上,主持人的第一句话就是“祝贺所有小选手在这样的天气下完成比赛”。执着忍耐何惧凄风冷雨,比赛中表现顽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郑州二中学子石卓玉还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道德风尚奖”。

谈及雨中进行的高尔夫球比赛,省高尔夫球协会秘书长李罡平静地说:“人们总是习惯称高尔夫为贵族运动,大家经常看到的是光鲜的一面,你可能是第一次在下雨天采访高尔夫比赛觉得新鲜,其实这对高尔夫来讲并不少见,所以这样的困难考验必须经受。和很多运动项目一样,高尔夫同样包含了对人的体能、意志、心理素质等各种考验,尤其是对孩子来讲,选择了高尔夫运动,其实就是选择了一条很艰难的路。”

河南姐妹演绎精彩

A组比赛由于参赛选手年龄最大、赛程最长、精彩程度最高,最为引人关注。经过三天激烈角逐,何益豪和刘漪媛两位选手在三轮比赛中全程领先,分别摘得A组男子组和A组女子组的桂冠,两人双双拿下参加此项赛事首冠的同时,也获得了参加今年该项赛事总决赛的“门票”。但是昨天的赛场上,最受关注的其实是另外一组的争夺。

下午两点半,随着其他组别比赛的陆续结束,人们的目光聚集到了女子B组的赛场上——两位河南本土选手冀怡帆和张婧文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两位都还是初中生的小姑娘经常在一起训练、比赛,场下两人是关系很好的朋友,而在赛场上则是真刀真枪的较量。

经过一系列的精彩对决,昨天比赛倒数第四洞,冀怡帆与张婧文打成平局。倒数第三洞,压力之下的张婧文出现细小失误,被冀怡帆反超一杆。随后的比赛,两人更是谨慎,击球之前都反复思量才最终下杆。但相比之下,经验稍逊一筹的张婧文发挥还是有些欠缺,高出标准杆一杆,而冀怡帆成功保帕,由此领先两杆,奠定优势。

最后一洞,冀怡帆发挥愈发稳定,两杆攻上果岭,引来一位业内人士的好评:“这情况,再有两杆进洞完全不成问题,张婧文要想追平,只能打出老鹰球,但这太难了。”最后,两人都以平标准杆的成绩完成最后一洞。最终,冀怡帆夺冠,而张婧文则以两杆之差屈居亚军。 本报记者 陈凯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