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居民家漏水
网格长排忧
倡导健康生活
创建幸福家庭
违法建设强制拆除
突击建房自食苦果
深入普及执法知识
全民参与城市管理
整治老旧楼院
改善人居环境
惠济区第八届
读书节精彩纷呈
向扬尘宣战 呵护我们的家园
zxc543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向扬尘宣战 呵护我们的家园
覆盖前的兴达路街道办事处东南地拆迁现场。
覆盖后的兴达路街道办事处东南地拆迁现场。 本报记者 党贺喜 摄
洛达庙安置房建设工地采用移动式降尘喷雾器降尘。 本报记者 孙志刚 摄

本报记者 党贺喜 安群英 孙志刚 王思俊 刘伟平

呵护绿城,关爱家园。

从3月份以来,随着市委、市政府一声令下,扬尘治理成为我市阶段性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向扬尘宣战就是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市内各区拿出了前所未有的魄力和智慧,千帆竞发,各出奇招。30天的奋战,是否换来人所期盼的新天地?本报记者分赴各区进行了采访。

金水区

全力以赴 多策并举

盘点各类工地,金水区是“大户”:金水辖区共有工地198处,在建工地处145处,拆迁工地和待建空地共53处;

治理工地扬尘,金水区又是难点:面广,线长,难点多。

30天的攻坚战战报,报告出来的是数字化亮点:按照6个100%整治标准,该区坚持能绿化的不硬化,能硬化的不覆盖,全区74个区管工地中,实施全覆盖36处,实施绿化的9处,硬化建设停车场的8处。截至目前,全区覆盖防尘网累计约630万平方米,播撒草籽绿化56万平方米,清运建筑垃圾240万立方米,硬化路面42万余平方米……

亮点来自于鲜点。治理扬尘,金水区可谓不遗余力,多策并举——

早在4月10日的扬尘整治誓师大会上,区环保局、区建设局等相关局委及辖区17个街道办事处分别进行表态发言,誓死完成扬尘整治目标,如未完成,自愿接受组织处理。

区长陈宏伟亲自带队,分赴整治任务较重的办事处现场办公;区委书记郑灏东虽公干在外,要求每天发送短信,电子邮件报告工地整治进展,多次电话督促相关办事处整改落实。

投入到位,鼎力支持。工地整治是否能取得成效,认识是关键,投入是保证,截至目前,全区扬尘整治投入资金约7000万元,其中区政府投入资金2500万元,各街道办事处自筹资金1300余万元,企业投入3200余万元。

二七区

决心最大 措施过硬

二七区目前有214家工地,是全市最多的。为了打好扬尘污染整治的攻坚战,二七区上下“拼”了。

在城区建设工地,二七区要求所有工地全部铺上防尘网,确保己拆迁工地不扬尘。在侯寨乡马寨镇已经拆迁的村庄,也全部拉上防尘网,标准和城区一样,即使有风也不扬尘。

在刘胡垌安置小区,施工工地出入口处,十几个自动喷水龙头,为场地降温除尘。由各办事处和工地共同出人监督,晚上调取录像,凡发现不符的公司即采取停工、停运处罚。

二七区建设局副局长刘京威说,截至目前,二七区列支专项资金1000万元,各乡镇办自筹资金1176万元,企业投入800余万元,累计投入人力2万人次。

3月份以来,二七区把扬尘治理工作列为重点工作来抓,严格按照“六个100%”的标准进行规范和整理。区长挂帅,节假日不休息,带队督导检查辖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情况;主管副职全天巡查各乡镇办整改落实情况;各乡镇一把手现场督战……

目前,全区214家工地都有副县级干部督战,都有正科级干部负责,都有副科级干部实施,都有一般人员操作,都有推进实施方案,形成了层层压实责任、层层共担担子、层层推进目标、层层落实工作的良好整治氛围。

中原区

新装上阵 督导加压

在建项目工地裸露部分用遮阳网全覆盖,工地入口硬化处理,出工地车辆必须经自动冲洗机冲洗方可出去。这是记者4月22日上午随中原区城乡建设局负责人到中原区的洛达庙安置房建设项目、李江沟安置房建设项目、兴国路市政工程等项目建设现场采访的一路观感。

新装上阵,这是中原区治理扬尘的一大特色。在中原西路街道办事处的洛达庙安置房建设工地,为防止大风扬尘,项目建设方用遮阳网将裸露地面全部覆盖,还采用移动式降尘喷雾器对现场进行喷洒水雾降尘;在汝河路街道办事处李江沟安置房工地,工地入口配备有自动冲洗机,凡从工地出去的车辆必须经过自动冲洗方可离场,工地道路全部硬化,现场还不时有小型自动洒水车洒水降尘,高楼主体全部用安全网围拢,降尘措施很到位。

督导加压,这是中原区扬尘治理的强力保障。中原区负责人表示,全区不仅安排专项经费1200余万元,为治理扬尘做支撑,而且,抽调60余人,成立3个专项督导小组,对全区147个工地逐个进行督导整改。坚持“日督导、日例会、日通报”制度。区纪委按已制定的问责处理办法,对整治工作重视不够、进展较慢的工地分包领导,将采取通报批评、纪委约谈、组织处分等措施,对未完成整治目标任务的单位将实行问责和“一票否决”。

管城区 重拳出击 整治烧烤

近日,在管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停车场,大小不等的露天烧烤炉堆放成了一座小山,随着四溅的火花,工作人员正在用切割工具,进行分解、切割和销毁。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切割,80多个露天烧烤炉被统一销毁。

露天烧烤,这是管城区扬尘治理的主战场。从3月份起,管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对辖区夜市摊点、露天烧烤、占道经营和餐饮场所进行集中整治。3月中旬以来,先后8次开展集中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200多人次,各类执法车辆3100多台次,发放宣传资料5500余份,立案190多起,暂扣渣土车20余台,机动三轮车65辆,手推车55辆,烧烤炉83个,收缴暂扣经营物品660多件,城区夜间市容环境得到极大改观,露天烧烤污染空气和扰民现象明显减少。

进入4月份,该区移师工地扬尘治理。建立日巡查和隔日例会制度,成立6个督导组,每天进行拉网式、地毯式巡查,区财政拿出1000万元专项经费鼎力支持,所有工地全部建立了工作台账,集中解决扬尘问题,确保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实现扬尘治理无“盲点”。目前,管城区107个工地全部建立了工作台账,投入资金550万元,解决建筑工地环境问题260多个,对裸露黄土绿化面积400亩,覆盖65万平方米。

惠济区 台账督查 严管重罚

实行台账督查,这是惠济区在全市扬尘治理大会战中的个性化动作。

为施工现场“套上笼头”。不折不扣落实封闭围挡、设置冲洗设施、道路硬化等扬尘防治措施,并定期对围挡落尘进行清洗。将施工企业扬尘污染记录作为不良信息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在重点季节、重要时期加强执法检查和督管、加大处罚力度。

为运输车辆装上“禁令仪”。对施工现场未安装密闭式装置车辆运送易扬尘物质的,禁止上路行驶,严禁雇用无密闭式装置车辆运送易扬尘物质;道路施工现场,沙石、灰土、建筑垃圾、工程土渣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要覆盖防尘网(布)、定期洒水、喷洒粉尘抑制剂等。

扬尘治理,实行台账制。记者在长兴路办事处了解到,由该办领导干部带队的巡查小组,每天不少于两次到辖区建筑工地进行检查、“查账”。对台账进行逐项落实,责任到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查出的问题加大督促落实,防止问题反弹。

与此同时,惠济区各相关单位、办事处通过多项举措,应对扬尘污染。自月初起,惠济区市政管理中心每天出动洒水降尘车辆35台次、6次对13条主要道路进行机械化洒水降尘,遇到重污染天气,还将增加洒水次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