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聚焦 上一版3
许嘉璐、李学勤荣获首届轩辕奖
纵论文化传承 助力民族振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纵论文化传承 助力民族振兴
王巍
贾雪阳
王子今
常有功
任大援
曹家齐
阎铁成
宫长为
刘迎胜
戴卫红
黄正建
戴宇林

第九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举行期间,《郑州日报·新郑新闻》专访了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用笔记下他们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发表的真知灼见。本期报纸予以选登,以飨读者。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王巍(中国考古学会会长)

我们说传统文化现代价值有很多,我觉得其中“保持开放、包容,对其他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交流和互鉴”,在中原地区非常明显。为什么在中原地区形成了华夏文明?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保持开放,吸收外面的因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组成部分,而且向周围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外来文化不会冲淡传统文化

贾雪阳(中国秦文化研究会会长、解放军总参政治部原主任、少将)

外来文化现在产生的影响会不会冲淡中国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这个不用提出疑问和担心。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从黄帝文化一直传承到现在,有很大的包容性和融合性,包括过去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也是逐步融入传统文化当中。

廉政理念影响久远

王子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

秦文化里对于廉的认识,对于廉政行政方式,之于今天都有积极的贡献。在秦的行政史中出现了对官员的要求,讲到廉,解释为正直、正义。对秦文化和秦史影响比较明显的《韩非子》,是对秦的执政方式有深刻影响的一部书,里面九次出现“廉”。另外《吕氏春秋》12次出现“廉”,这都是比较早讲述“廉”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行廉政的政治理念。

让各族人民做自豪的中国人

刘迎胜(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

我们和西方大国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那就是我们是多民族的大国。1949年后,随着国民教育的普及,全民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了,同时使一些过去没有清晰认识到自身文化特色的民族对自己有了重新认识。元以后经历了明和清,中国的主流文化再也没有分离。之前分分合合的主流文化,使中国的文化面向世界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作为占中国人口90%的汉族,我们要有更大的担当,要使我们炎黄文化和我们当代新文化进行构建,让各个民族做一个自豪的中国人。

把传统文化加以制度化

曹家齐(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

宋朝面对内忧外患,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儒学根本核心是救人心,通过对儒学进一步改造,把当时自然观念、认识论等和儒家伦理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飞跃,叫新儒学。宋朝儒者在围绕儒学振兴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来了一次非常高超的改造。这对今天有什么启发?要重整传统文化,一定程度可以吸收宋代以后发展历程,把儒学制度化,制度化时间长了,这个东西就渐渐深入人心。

各时代学术思想传承方式

黄正建 (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

各个时代学术思想传承主要靠三个方面:第一靠人,靠专家的阅读、学习、宣传;第二靠学校、教育,即宣传教化;第三靠制度,任何一个时代要想传承文明、文化,主要靠这三点,唐朝也不例外。

从三点继承中华精神

任大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对继承中华精神的总结,有这么三点:第一建立在伦理基础道德主体自觉;第二着眼于现实社会的立德、图强、创新与奉献精神;第三知行合一的精神。如果把这三点总结出来,我们现在发扬,等于把炎黄时代加进去,轴心时代和前轴心时代加进去。

复兴文化助力中国梦

宫长为(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我们民族要振兴,要实现中国梦,很关键一点是复兴中华的文化。党的十八大提出道德自信、文化自信,关键一点是文化自信。如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应该回归到原点,回归到中华原点文化,春秋战国时代,前轴心时代,从这里重新出发,找出我们的文化精髓来。

促进社会形成共同价值追求

常有功(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作为中华民族要有民族精神,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文化自信。现在国家发展了,物质财富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也前进了。但在政治、文化、道德领域却存在一些问题。既要从认识、制度上解决问题,更要从深层次的理论、文化根基上加以解决。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耕现代文化,科学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

不断提升黄帝文化影响力

戴宇林(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新郑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我们要高举黄帝文化大旗,积极办好黄帝文化论坛,办好研讨会。今后将继续扩大宣传,提升影响力,继续做好黄帝文化网站,积极运作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黄帝文化论坛、官方微信等等,以进一步宣传黄帝文化,做好黄帝文化研究工作。

大道为“中”的中华文明

阎铁成(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

郑州自古地处中原,四通八达,只有开放才有利于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纳。中华文明的德行:包容、开放,一直传承至今。“中”,就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大道为中。 “中”文化融汇各种学说,也充实自己新的学术成果。我们包容只有开放,不左不右,作为科学发展观,我们循着一种比较稳妥的道路往前走,我相信中国才会发展更好,中华民族绵绵生命才会永远传承下去。

外来文化是华夏文化新基因

戴卫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秘书长)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后,无论对汉民族本身的繁衍还是华夏文化的传承都输入了新的基因。在这一时期,典章制度、学术文化、文学、史学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这种成就是第一时期对民族大融合,外来文化大潮中充实和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