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非遗项目展演 大师秀给您看
全省村镇银行将建
股东处罚约束机制
本月多场招聘会
助力大学生就业
全省环保部门开展
电磁辐射设施排查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资格理考改用电脑
全市中药材物流
信息化水平待提升
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
想参加企业快报名
上月60种监测商品
半数以上价格下降
吴晨光:“兴趣引擎”,先“拉”后“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搜狐前总编辑:“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去‘一点’看看!”
吴晨光:“兴趣引擎”,先“拉”后“推”
对话人物 吴晨光,知名媒体人。曾就职于央视、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4月加入搜狐,历任新闻中心总监、搜狐网总编辑、执行总编辑。 2015年4月,转任“一点资讯”APP副总裁兼总编辑。 日前,郑州报业集团记者独家对话吴晨光先生。对于自己的职场转战,他说:“我在搜狐3年,基本上完成了人生和业务上的完全转型。我几乎经历了一个人可能经历的所有事情,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张锡磊 见习记者 马金凤

在搜狐:

“很有幸把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变革做完了”

记者:您在搜狐网出任总编辑时,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吴晨光:是关于搜狐网媒体融合的一场改革。它创造了一个全新模式,叫“中央厨房生产,不同餐厅分发”。改革之前,搜狐有个PC媒体部,还有一个移动媒体部,包括新闻客户端和手机网。两个部门各自生产内容,各自把内容放在属于自己的渠道上。而这场改革,把PC和移动两个部门整合到了一起。

以整合后的搜狐新闻中心为例,下面又分为内容生产中心和分发中心。生产中心相当于传统媒体的记者部——他们生产的内容,统一给“五大哨所”,即PC搜狐网首页、PC搜狐新闻首页、搜狐弹窗首页、手机搜狐网首页、搜狐新闻客户端首页。“五大哨所”将这些内容根据自身的特征来遴选,然后推送到页面上。

这个是互联网上和新媒体上的一场堪称革命性的动作。我很有幸,在张朝阳先生的指导和支持下,完成了它。

记者:在这场变革中,您遇到的最艰难的事是什么?

吴晨光:因为涉及部门的重新组合、格局的重新布局,所以利益的冲撞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个事情又必须要做,我没有退路。

记者:改革的好处在哪里?

吴晨光:举个例子,就尼泊尔大地震,搜狐PC端和移动媒体部如果分而治之,对于同一新闻的判断很可能是“两张皮”,甚至是价值观的冲撞。但是,媒体融合之后,整个形成了一套生产模式——第一时间启动时,记者部的人去现场做直播,在直播过程中,发短消息,再之后,发深度报道,最后带回视频。但是之前,搜狐移动媒体部只管直播,PC媒体部只管深度报道。改革之后,记者的工作被发挥到极致,既能快又能深,既能图文又能音频视频。

记者:您在媒体转型中困苦过么?

吴晨光:其实还是挺痛苦的。我遇到的比较大的波折是从总监到总编辑的转变。这是从“将”到“帅”的转变。业务转型其实并不是太难,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首先你要学会放弃很多东西。另外,你要清楚,你在这个位置上应该做什么——你是战略家,格局和高度非常重要。

记者:搜狐给您带来了什么?

吴晨光:我在搜狐三年,基本上完成了人生和业务上的完全转型。我几乎经历了一个人可能经历的所有事情,包括功名利禄、生死离别,以及擦身而过的牢狱之灾,所以后来我就看得比较开。之前我性子比较急,现在改变了很多。

我认为,衡量一个媒体总编辑的能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做优秀报道,但做出优秀报道来只是你的基础性工作。做到这点,只能说你合格了。第二个层次就是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变一个媒体的格局——比如搜狐这场重大改革,必将被记入中国互联网新闻的历史。第三个层次,你会改变人的阅读模式,比如,传统中的门户、微博、微信。

一点资讯:“它有一个梦之队”

记者:“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去‘一点’看看”。4月17日,您在朋友圈中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请问,是什么吸引您去“一点”看看呢?

吴晨光:我在搜狐已经到了职业天花板。而一点资讯的优势在于,第一,巨大的渠道——所有小米手机都预装一点资讯客户端,而小米手机每年的出货量超过7000万台。第二,凤凰新媒体的背景。最重要的是,“一点”的高层是一个梦之队。董事会成员包括凤凰CEO刘爽、凤凰COO李亚、新浪前总编辑陈彤、百度前副总裁任旭阳,以及雅虎研究院前创始院长郑朝晖。

10年前,陈彤之前出版《新浪之道》,我最近出版《超越门户》。而最后新浪、搜狐两位总编辑汇聚到“一点”,这是很令人兴奋的。

记者:一点资讯和今日头条有何差别?

吴晨光:“兴趣引擎”是一点资讯最核心的技术,它是搜索引擎的升级产品。你在一点资讯上搜索你感兴趣的任意关键词(当然,不能违背伦理、道德和法律)——比如我很喜欢“跆拳道”,所有关于跆拳道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之后,你可以选择“订阅”,“跆拳道”频道就生成了。以后,所有关于跆拳道的新闻,就会在这个APP的首页以及你订阅的这个频道中展现出来。这是真正的“千人千面”。如果你觉得这个频道很好,还可以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

而在今日头条,主打理念是个性化推送,还不能任意定制频道。

另外,一点资讯更注重服务和长尾,而从“今日头条”这个名字来看,新闻属性比较强。

记者:您觉得一点资讯将带来什么变革?

吴晨光:最重要的是“私人定制”的变化,你的私人定制满足你个性化的需求,而这种个性化是根据你的诉求产生,而不是只凭借机器的判断给你推送信息。它首先是一个“推拉概念”,运用兴趣引擎,它把你的数据输入进去,即“拉”,拉进去再推,这两个概念是一个未来。它介于RSS、搜索、网址导航,另外它有自己的热点流。这种门户APP是介于这4种产品之间的全新产品。

媒体融合:

优质内容永远是人们的刚需

记者:关于新媒体应用的,比如这次尼泊尔地震,微博上的消息传播特别快、特别多,信息更新得也特别快。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让新旧媒体的融合发生作用?

吴晨光:就如同在任何时代人们对美的追求不变一样,人们始终会喜欢有深度的信息和美文。之所以没有让这个东西发挥很大,是因为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某个时期,可能有价值观的颠倒,但最终人们还是会回归的。大量自媒体的出现,大量不负责任言论的出现,最终会伤害这个社会。而当大多数人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真实的、优质的内容就会回归。

未来媒体:

“辫子剪了,神还留着”

记者:您觉得未来媒体的格局是什么?

吴晨光:第一,移动互联趋势势不可挡。

第二,互相分享是趋势,一点资讯强调频道订阅与分析,强调兴趣小组分享形成圈子。在某种圈子里的互相分享要比你推送一些内容效果好,一定要形成良性互动。

第三,未来当人们意识到虚假谣言的东西对个人和社会有危害时,还会回归那种比较理性、客观、严格的审核。

这三个趋势,符合社会和人性规律。互联网等交互、共享、平等、自由的理念,会往前推进的。

记者:在移动互联媒体融合时代,媒体人员应该如何转型?

吴晨光:有一部电影叫作《神鞭》,主人公头上的辫子很厉害,赢了很多武林高手,所以被称为“神鞭”。抗击八国联军时,他的辫子被打断了。后来,他又出现时,剃了光头。他的对手说:“你把神辫剪了,还怎么打?”他说:“不,辫子剪了,神还留着。”因为他已经成为一个神枪手。

采编人员也是这样。你学习的是种能力,不仅仅是办报的能力,而是传递新闻和资讯的能力。当然,你要对技术、产品和渠道有所了解,这也是我们强调的创新精神。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